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追逐核梦50年难言放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13:58 信息时报

  进入2006年,核问题使伊朗与西方关系逐渐走向全面恶化,伊朗要么立即中止核研,要么准备承受来自美欧的双重压力。不过,伊朗发展核力量之梦非一朝一夕,此次伊朗核争端始于2002年,但其核研之路却已走了近50年,要其放弃并非易事。

  20世纪50-70年代前朝核计划,西方支持

  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统治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与美国及西方关系密切,后者还曾策划政变为其夺回王权,以阻止前苏联扩张并保护在伊石油利益。而巴列维王朝此前一直期望借助前苏联实现核武之梦,后在其势力退出伊朗后,转而抱上美国大腿,打算靠其帮助大兴土木建造几十座核电站,全力发展核计划。美国也想借提供核技术的机会控制巴列维,经过多轮谈判,两国终于1957年签署核合作协议。

  不过,巴列维并未把筹码全放在美国身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秘密寻求西欧核技术,并取得当时西德、法国的援助。有了美欧支持,巴列维曾底气十足地宣称,伊朗可在短时间里拥有核武。但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一夜之间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其核计划也陷于停滞,已建核设施在两伊战争期间也遭伊拉克空袭报废。

  20世纪50年代与美翻脸,转求俄罗斯

  但是,伊朗发展核力量之路并未就此终结。90年代初,早与美国翻脸的伊朗再一次把目光转向前苏联遗产的继承人———俄罗斯,两国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最终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此举当然招来美国不满,后者曾多次指责伊朗借发展核能之名行造核武之实,并一直谋求对其“遏制”。

  2002年反对派告密,核设施曝光

  事情的逐渐升级是在“9·11”之后,美国不但给伊朗扣上“邪恶轴心”的大帽子,更要寻求对其施压机会。2002年,伊朗反对派组织全国抵抗委员会向《纽约时报》揭露伊朗秘建核设施,为美国施压提供口实。该组织志在推翻伊朗现任政府,曾接受过法国的资助,“9·11”后更得到美国帮助,但一直没形成什么大气候。

  2003年伊战为鉴,暂时服软

  2003年,伊朗核计划终于曝光,也得到伊朗政府的承认,但当时美国势力深入伊拉克与阿富汗,伊朗深陷美国战略包围,周边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思量再三伊朗暂时服软。最终在英法德三国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冻结所有与浓缩铀相关的计划与工作,并允许IAEA对其进行严格检查和监督。

  同时,伊朗也就和平发展核能与英法德三国谈判,虽然此期间伊朗政府在核问题上态度忽软忽硬,但“将核能研究进行到底”的立场始终未变,图谋以后寻机再破困局。而伊朗议会并未批准核不扩散条约,为伊朗在核问题上翻案埋下伏笔。

  2006年中东有变,图破困局

  到了2005年底,周边安全态势、国际石油安全形势使得伊朗认为打破核困局的机会已到:首先,美国推翻了萨达姆在伊拉克的统治,却陷入了与各种反美、反政府和跨国恐怖主义武装的游击战中。布什政府也因美军损失和伊拉克战后政策声望大跌,此时再寻求打击伊朗并非易事;其次,国际油价在伊战后持续飞涨,能源安全成为包括美欧在内所有大国考虑的头等大事,石油出口在全球排第四的伊朗身价自然增高,如果伊朗突然停止石油出口,国际石油市场可能将面临崩盘。以石油为工具迫使主要经济大国在核问题上放伊朗一马并非不可能。

  机不可失,刚刚进入2006年,就传来伊朗主动揭掉核封条的消息,这使得此前力主以谈判稳住伊朗的英法德三国气急败坏,连默克尔也大骂内贾德好似希特勒。但伊朗此次有备而来,面对美欧的谴责和威胁,以强硬姿态扬名的总统内贾德更是扬言,即使闹到联合国安理会也不放弃核研究。

  此次西方国家通过IAEA决议把伊朗核问题报告联合国,但决议草案并未提及制裁伊朗。不过,欧洲外交官警告,现在还非亮出最后底牌时候,美国军事打击威胁也不绝于耳,伊朗如意算盘能否如愿,未为可知。张哲

  时报特约评论

  德黑兰:

  美国鹰派第三站?

  五角大楼里寂寞许久的鹰们又闻到了硝烟的味道。尽管一些国家仍在努力以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但在美国的五角大楼里,因为伊拉克战争而倍感郁闷的鹰派人物特别是新保守派人物已开始兴致勃勃地勾画新的“飞翔”蓝图了。

  咬定伊朗一子多用

  对新保守派来说,过去的2005年是非常沉闷的一年。不仅代表人物沃尔福威茨和博尔顿先后离开华盛顿的核心层,利比更是因特工门丑闻而辞职,3年前他们制订的以入侵伊拉克作为“重绘中东地图”的计划成为许多人的话柄。他们当然不甘心就这么被边缘化。

  对此,在一家国际研究机构工作的德黑兰大学政治学教授穆罕默德·哈迪一针见血地指出:“新保守派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失势以后,正在施加压力将伊朗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事实上,如果能够成功地策划出对伊朗的强力打击,客观上也确实可以让新保守派获得扮演主要角色的机会。而控制伊朗的能源管线的前景也让能源大佬们感到陶醉。就差一点了,从阿富汗、中亚到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就要连成一线了。那是美国控制的战略和能源管线,也是能长出黄金的线路。

  而对于又将接受中期选举策划大任的布什的军师卡尔·罗夫来说,把伊朗作为2006年的政治主题,有着与2002年拿萨达姆说事的异曲同工之妙。那年,在看上去势均力敌的中期选举较量中,由于共和党阵营以伊拉克和反恐话题牢牢吸引了选民的眼球,而出现了共和党轻松胜出的局面。不仅如此,对布什政府而言,伊朗等问题也是转移国内焦点的很好话题,卡特里娜和一系列丑闻已经将布什弄得身心疲惫了。

  伊战之后伊朗“冒尖”

  即便从美国的全球战略来看,打压伊朗也是需要做的“功课”。正如西亚学者所分析的那样,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之后,一个耐人寻味的局面却出现了,美国消灭伊朗的两个主要敌人,伊朗的力量却得到了加强。在五角大楼看来,伊朗已成为“海湾的唯一军事大国”,这使得美国必须认真考虑伊朗的战略地位。

  而伊朗也确实是布什政府的一大心事。曾几何时,布什和他的新保守派谋士们相信,在解决萨达姆之后,“邪恶轴心”中的其余两个国家———朝鲜和伊朗应该有机会发生有利于美国的变化,而政权更迭似乎是解决这些国家问题的最佳办法。但令华盛顿“遗憾”的是,至今也没有出现这种变化的迹象,此路不通,也许就该考虑其他的出路了。

  尽管伊拉克的情况仍然处于混沌状态,但让布什政府感到满意的是,美军的战斗能力是惊人的,而且至今也未经受真正的考验,况且在美国摆平阿富汗和伊拉克后,伊朗看上去已腹背受敌。对布什的第二个任期来说,让伊朗回到亲美的时代,无疑是个好结局。

  现在说德黑兰将成为鹰派的第三站似乎还言之过早,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诸多内因的推动下,美国很可能会再次对“联合国的软弱”感到失望,进而重新踏上单独行动的征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