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淡的“年味”能变浓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1:46 东方早报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葛剑雄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黄杨

  2月6日《文汇报》发表了上海市市民信箱(www.smmail.cn)进行的一系列调查,根据8000多个反馈信息显示,“对最近几年春节的总体感觉”,有58%的受访者选择“没有什么变化”,认为过得“越来越有劲”的只有8%。而与之对应的是,26%的人认为“越来越没劲”,所以记者总结为“传统年味越来越淡”。其他的选择还说明,登门拜年越来越少,春节

开销越来越大。

  这样的结果或许会使人扫兴,或许会使民俗学家发出惊呼,但我认为,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中,客观事实就是如此,这是“传统年味”自然演变的必然结果,如果不予正视,“年味”只能更淡。

  本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中国的年的前提和基础,一是法律上的新年和岁首,一是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节奏。

  正因为是法律上的新年,所以整个社会,从皇帝到百姓都得重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年度活动新的周期都是从这一天开始的,对新周期的祈愿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的,这就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但自从民国元年(1912年)改用公历,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同共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临时宪法)规定以公历纪年,这个节日的法律和纪年意义已经丧失,试问今天无论是公是私,哪一项活动是与农历正月初一有关的?要表达对新年、新时代、新世纪或新千年的期望,还会在农历新年吗?不用说国家大政、规划、制度、日常运作都按照公历,就是家庭或个人活动,如求职,加薪,跳槽,升学,出国,团聚,旅游,婚嫁,喜庆,又有多少与农历或农历元旦联系?

  在农业社会,秋收冬藏,正月是在秋收之后,积存的粮食和物资比较丰富,在中国大多数地方还处在农闲,正好让民众吃得穿得好一些,尽情欢乐放松一下,以便开春以后及时春耕。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手段缺乏,就是距离不远的亲友平时也难来往,长期离家的人更无法保持联系,因此过年时的合家团聚,合族祭祖,亲友间互访拜年,就显得特别珍贵。由于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匮乏,过年是一年间能得到满足的唯一机会,自然引起绝大多数人的热切期盼。

  到了今天,特别是在上海这样一个现代化又比较国际化的大都市,春节还有多少物质或精神生活能够引起如此期盼?多少人还靠过年才能吃平时吃不到或吃不起的东西,穿平时穿不上的新衣,看平时看不到戏曲和表演?合家团聚和亲友来往,在以小家庭为主的上海,平时和一般节假日都可以办到,加上通讯便利,手段多样,也没有等待春节的必要,自然不会有那么热烈的气氛。

  既然春节作为新年的前提和基础已经不复存在,既然在上海已经没有“年味”的前提和基础,墨守陈规,硬要按传统来引导民众的行为,肯定起不到积极作用,而且也不可能起什么作用。民俗学家对这样的事实如果有怀疑,不妨再调查一下。如果认为我的分析有问题,也不妨直言批评。

  有人会说,为什么西方的圣诞节可以从农业社会延续到现代社会?请不要忘记,圣诞节首先是一个基督教的节日,既然基督教依然是一些国家和地区主要的宗教信仰,拥有数以亿计的信众,这个节日的基础就不会消解。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下,圣诞节的世俗活动不也是随时代而变化的吗?

  我这样说并不是否定传统,作为一位历史学者,我完全明白传统对历史和现实的作用,对于农历新年(而不是春节)这样一个影响中国至少有三千年的重要节日,我们应该充分地研究和记录,让它作为我们民族的记忆永远保存下去。所以,凡是能够复原的“年味”都应该并且可以利用春节再现,演出,展览,让今人和下一代了解。其中一部分今天还能实践的民俗,也可能因地制宜地推广。但不能生搬硬套,譬如有些只适合于农村的,就无法移到城市。

  而作为春节的这个还不到一百年的新节日,本身并没有多少传统可以继承。要使它成为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和公众的狂欢节,还应该立足于创新。创新可以有地域性差异,可以有地域特色,上海不妨作些试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