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赶着黄牛奔小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3:55 大江网-江西日报

  

赶着黄牛奔小康
泰和三都牛市交易的场景。刘之沛摄 赶着黄牛奔小康,一头牛牵出一条致富路,这在泰和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里有一组数据:2005年,全县肉牛饲养量达18万头,出栏6万多头;全县养牛专业户2500多户,农民肉牛年收入2000多万元,户均增收260元,人均增收161元。

  回过头来看泰和牛产业的发展,他们是从牛的品种改良来破题的。

  “牛改”:杂交到四代

  “体形矮小,生长缓慢,产肉能力低”是泰和本地黄牛的特点,为彻底改良本地黄牛的品质,1976年泰和启动肉牛改良工程,开了江西“牛改”先河。一直到今天,“牛改”的脚步就没有停。

  29年来,泰和“牛改”工作经历了从本地牛到杂交一代、杂交二代、杂交三代,直至杂交四代的漫长历程。他们首先用瑞士的西门塔尔良种公牛与本地母牛配种,培育出西门塔尔杂交一代;再用法国的夏洛来、意大利的皮埃蒙特、法国的利木赞三个品种的公牛与西门塔尔杂交一代进行杂交,形成二代;继尔培育出三代。在此过程中,泰和先后采用了20多个国内外优质品种进行“牛改”试验,杂交牛渐渐为农民所接受。目前,泰和县“牛改”乡镇达19个,“牛改”冷配点增至50个,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一个杂交母牛专业村,户户养一头杂交母牛,全县杂交母牛存栏数达1.2万头,数量居全省之首。2002年以来,肉牛产业每年为农民创收保持在2000万元以上。

  2004年4月28日,泰和畜牧技术人员在螺溪、塘洲两镇牛改冷配点对首批200头三元杂交牛进行冷配试验,获得成功,标志着泰和乃至江西的杂交牛已进入“四元”时代。

  目前,泰和“牛改”覆盖面达96%以上,年冷配母牛数4万头以上,占全省六分之一,受胎率由22.5%提高到96%以上。

  据专家介绍,杂交牛具有体形大、增重快、肉质好、产肉率高等传统本地牛无法比拟的优点,而四元杂交牛的优越性已接近国外纯种牛。实践证明,一头杂交牛卖价比一头本地牛高出600元至1000元。

  配套:服务到称心

  泰和“两手抓”,“牛改”与养牛同步推进。为调动农民养商品牛积极性,泰和着力搞好配套服务,对肉牛饲养户实行政策、资金、技术三投入,在土地审批、税收、物质供应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

  饲养10头以上肉牛的专业户,县农行优先给予每户3000元以上资金的小额贷款。在技术服务上,采取县畜牧局包乡镇,乡镇兽医站包户的形式,对肉牛饲养专业户实行“五包”:即包冷配受胎,包疫病防治,包饲养技术指导,包供应良种,包选良种。去年,该县在全县举办了牛细管冻精冷配、肉牛育肥、人工种草等培训班20多期,参训人员达3000多人次,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免费发放养牛资料1000多份。

  示范带动,奖金扶助。县里筹集养牛资金150多万元,建设肉牛产业化示范基地。重点扶持上田种草养畜示范园和螺溪肉牛养殖示范小区建设。各乡镇还积极筹措资金,着力扶助杂交母牛饲养专业村、肉牛专业大户和牛改冷配点建设。

  螺溪肉牛养殖示范小区,无偿提供牧草种子,无偿援建氨气池,养牛户建栏舍可享受每平方米60元的补助。目前小区内发展养牛专业户25户,常年人工种草1000多亩,出栏优质肉牛600头,实现产值140万元,户均增收1万多元。

  政策、资金、技术的保证,使农民的养牛积极性日益高涨,在全县各乡镇,各个村、各个村民之间出现了竞争养牛的可喜局面。

  销售:延伸到沿海

  泰和建立以畜牧局为销售主体,民间中介组织、运销联合体、专业经纪人为辅助渠道的肉牛销售大军,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泰和杂交肉牛曾销售到香港五丰行。

  “走出去,请进来”。泰和构筑起以东南沿海省份为半径的销售圈。福建龙岩董邦养牛场经常一次性从泰和调购几百头杂交肉牛。

  该县以螺溪、苑前、上模三个肉牛生产示范乡镇为“大本营”,先后创办了一批肉牛育肥示范场、肉牛饲养示范小区及8个牛市,并在广东、福建等地设立肉牛外销窗口。全县还拥有600余名肉牛经纪人,肉牛贩销组织26个,从业人员2000余人,他们长年活跃在东南沿海市场,年贩销收入500多万元。

  苑前镇贩销大户肖富香,仅2005年就外销福建南安市杂交肉牛2000余头,获利4万余元。泰和畜牧兽医局负责人说,泰和充分利用毗邻东南沿海等便捷的交通优势,每年外销肉牛4万头,正日益成为沿海省份的重要无公害肉牛供应基地。(邓和平肖城生本报记者刘之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