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华南理工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谭元亨:突出三结合 拓宽致富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9:11 南方日报

  梅州谋变

  专家评点

  近年来民间传统文化在中国各地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复苏,特别是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祠堂、寺庙得以修建,沉寂近半个世纪的各种民间仪式重新泛起。所有这些都

与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梅州是“世界客都”,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因此,如何擦亮“客家文化”品牌,为梅州地区经济振兴服务,就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结合

  近年来,民俗旅游成为旅游产业的主流,客家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发展客家民俗旅游的优势所在。首先,客家地区各种民俗活动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流传于梅州各地的各种灯舞及梅州客家人的一些宗教活动如做佛事中的“打铙钹花”仪式及“三山国王出游”、“上刀山”、“过火炼”等活动,能满足广大旅游者猎奇、寻求刺激的心理。其次,客家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强化了客家民俗旅游的知识性与生动性。客家地区的每一个节庆都有其起源的传说或故事性的解释,无不折射出客家文化的丰富内涵。

  非正式制度与地区经济发展结合

  “非正式制度”是附着于不同社会实体及其关系网络(如基于地缘而形成的同乡会、宗亲会等)之中的,通过传统文化活动而展现出来的一种制度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动力。

  客家地区是一个重传统、重家族的社会,如修庙、建祠、游神、上灯、祭祀祖先等。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各种社会网络,强化“非正式制度”,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梅州地区乡村的公益事业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塑造良好的环境。所以说,“非正式制度”将是客家地区发展经济的强大潜力所在。

  文化资源与现代商贸活动结合

  客家人迁移的民性和山区居住环境的因素,使得客家地区的神崇拜活动十分普遍,客家地区的民间经济活动也基本上以庙会的形式出现和存在。

  通过民间信仰中的文化活动形式如庙会、文化节等发展商贸活动,是繁荣地方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据有关方面资料统计,北京一次庙会的商品交易额可达千万元以上,庙会的一个摊位租金就上万元。2000年10月北京庙会摊位拍租最高租金达3.2万元。因此,可以在客家地区利用一些在民间有影响的庙会活动,因势利导,带动与活跃乡村经济,促进城乡贸易的交流。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谢思佳曾强郭逸晴

  特约通讯员凌峰

  图:

  兴宁老祖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