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两园”托起文化经济发展大舞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9:11 南方日报

  客家公园、叶剑英纪念园等一批“世界客都”精品浮出水面

  “两园”托起文化经济发展大舞台

  梅州谋变

  在梅州市内,一座规模庞大的客家公园的轮廓已经显现出来,园内的黄遵宪故居和古民居建筑“恩元第”的修缮以及文物征集工作也于不久前拉开了序幕。不远处,叶剑英纪念园征地折迁工作进入尾声,年前已进入了二期建设。

  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以下简称“两园”),不是梅州普通的市政建设项目。按照当地决策者们的想法,梅州市将凭借着丰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全力筹建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两大客家精品工程,使其成为梅州客家文化的载体,甚至成为“文化经济”发展的平台。

  如果一切如愿,时至2007年,两园等一批世界客都精品将浮出水面,梅州便名副其实成为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世界客都”和客家人的心灵家园。

  政府张罗搭建客家文化载体

  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在2005年10月市三级干部会议上明确把休闲旅游列为该市经济发展三个主攻方向,并把旅游产业工作纳入十大工作重点来发展。以打造“世界客都”为目标,最重要的是继续推进景区建设,打造旅游品牌。

  其中最为值得称道的,是梅州市委、市政府最重视、工作最艰苦、影响最大,也是得到海内外乡亲一片赞誉的“两园一基地”等客家文化载体的建设。即按照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的标准,在现有叶剑英元帅故居和纪念馆的基础上扩建叶剑英纪念园,力争建成集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客家文化传统,发展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纪念公园,以更好地宣传、弘扬叶剑英元帅的革命思想、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建设客家公园,内含世界级客家名人黄遵宪的书斋人境庐、故居荣禄第、纪念馆,还准备建设一座客家文化博物馆。同时,全力准备在今年元宵、并在今后持续举办客家山歌旅游节,作为展示、传播客家文化的平台,努力把其办成全世界客家人共同的、最大的节日。

  高质量快速度低成本建设

  知情人士称,筹建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意义重大,得到了中央、省委、省政府及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其规划设计工作早已纳入梅州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两园”设计方案还分别几次提交市规划委员会讨论,同时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前来论证完善。

  当地政府官员告诉记者,“两园”建设投资较大,目前筹资工作正紧张进行。按初步估算,叶剑英纪念园建设资金约需1.2亿元,客家公园建设资金约需1.5亿元。在海内外热心人士大力支持下,筹集资金工作进展良好。今年初以来,海内外乡亲为支持“两园”建设热情高涨,不遗余力。目前,叶剑英纪念园获得社会认捐8000多万元,已到位资金1700万元;客家公园建设获得社会认捐6800多万元,已到位资金3681万元,为工程顺利进行奠定了一定基础。

  构建文化经济发展平台

  通过建设“两园”这些文化载体,进一步提高梅州“世界客都”的知名度,也为打造“世界客都”奠定良好基础,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梅州、了解梅州、知道梅州,吸引更多的人瞩目梅州,对梅州抱有向往之情;也因此吸引更多的外商、企业家进来投资梅州,吸引更多的人才,间接地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同时,通过搞文化载体产生效益,带动汉剧团、山歌剧团、博物馆、纪念馆、出版物、影视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可拉动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等都会迅速发展起来。

  从这个层面讲,“两园”建设不单纯是客家文化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经济的平台;不仅是“世界客都·中国梅州”的标志性建筑群,而且是传承客家文化的综合性大观园;不但是展现客家风采的经典旅游胜地,更重要的是吸引海内外有识之士了解梅州、支持梅州、建设梅州的窗口和纽带。通过这两个“文化梅州”的重点工程,支持“开放梅州”,服务“工业梅州”,加快山区经济建设,繁荣“世界客都”的各项社会事业。可以说,“两园”建设带来的经济社会互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叶剑英纪念园

  依原有的叶剑英纪念馆而建,总规划用地482亩,工程总投资1.2亿多元,计划2007年全面建成。该项目已于去年5月5日奠基,首期客家风情街建设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封顶和装修。目前,纪念园已进入二期工程基础施工阶段。根据规划,叶剑英纪念园力求全方位展示伟人形象、文物保护、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规划建设人文景区、纪念景区、旅游休闲服务区和生态林区四个功能区。规划实现后,叶剑英纪念园将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集纪念、教育、宣传、游览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的文化精品。

  客家公园

  位于城区东山小溪唇,规划用地面积163.2亩,总投资约1.5亿元,2006年完成黄遵宪纪念馆的文物修缮和布展工作,以及主馆的建设和其它各个分馆的修缮。2007年6月完成陈列布展工作,7月将正式对外开放。客家公园的整体构思以客家文化为体系,以客家博物馆为核心,通过迁徙、教育、伦理、民俗、农耕等五个不同内涵的主题景区,集中展现客家文化、历史、人物、民俗、风情之大成。规划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客都文化广场、客家博物馆、黄遵宪纪念馆、客家风情游览活动场、客家民俗文化展览等30多个景点。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谢思佳曾强郭逸晴

  特约通讯员凌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