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绿色消费不是消费绿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10:00 中国环境报

  方婧

  随着环境保护教育的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特别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城市人对环境问题变得敏感起来。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对自身健康的安全影响,因此“绿色消费”这个名词变得越来越时尚。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于是乎,绿色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

  很多人认为,绿色食品是含有叶绿素的绿色的食品。比如,市场上所卖的绿色豆腐、绿色大米等,殊不知那都是绿色色素啊!那什么是“绿色食品”呢?“绿色食品”是特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那消费真正的“绿色食品”是不是属于绿色消费呢?在中国目前的状况下,我认为还不完全是。我们可以看到“绿色食品”的价格要比同样的普通食品高得多。有些商家对“绿色食品”进行过度包装,虽然人们吃的是无污染的健康“绿色食品”,但却造成的是更多的包装污染。这样的消费也不应称之为绿色消费。

  绿色很容易和天然联系起来。现在人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给身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现代工艺合成了越来越多天然所没有的物质。人们由此认为,现代化程度高的城市中心是不适合人们休闲娱乐的,化工合成的产品都是具有较差生物亲和性的,对健康不利。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走向了山涧,生态旅游现在搞得很火,凡是打上生态旗号的,旅游业就好办得多,如四川的九寨沟、浙江的安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现在农业越来越先进,产量越来越高了,蔬菜水果可以不受到季节限制而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这既有生物科学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转基因的功劳,也有农药或生长催熟剂的作用。可是随着健康意识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这些高效率产品担心农药残留,担心激素过多。人们认为野生野长的东西最好,最不用担心有什么危害,营养价值也最高。市场上野生的东西极其得贵,但销量年年创新高!

  什么是真正的“绿色消费”呢?绿色消费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节俭消费,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层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物种,万物共生。“节俭消费,减少污染”是与铺张浪费相对立的,是在现代人们开始进入“消费主义”浪潮下掀起的一种新时尚。节俭消费更多指的是减少物质消费,扩大精神消费,尤其是反对“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现代工业生产的物质产品越多,消耗的资源与能源就越多。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和发达的农村地区,人们已经不是缺少物质消费,而是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了。家用电器年年换,电视机28寸的换32寸,纯平的换液晶的。上班距离不到500米,也要买辆小车上下班,因为单位的某某同事都买车了。中国这么大,有钱买车的人多着呢,要人人都买辆车,那还得了,交通拥挤与石油短缺问题就根本无法解决。一边说城市空气质量差,一边争先恐后买车。殊不知汽车尾气是污染空气的罪魁祸首!真正高素质的有钱人不开小车也受人敬仰。

  说起节水节电,有些人要说我支付得起水电费或者说这钱有单位出着呢,用不着节省。水资源的短缺已经不是局部现象了,中国已经有11个省市、100多个县级市城市供水短缺。因此,我们应树立全局意识,节约水资源为国更为自己。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严厉整治肆意污染水资源的工业企业。

  环保事业,人人有责。“绿色生活,环保选购”是鼓励人们增强环保理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购物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环境效益。“重复使用,多层利用”是与一次性消费对立的。一次性的物品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和资源,并不是一次性的物品就是干净健康的。目前,很多一次性物品的加工运输过程和卫生条件并不尽如人意,常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强调的是一种废旧物品回收观念。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要建立健全回收体系,不仅从顾客做起,更要从厂家做起。日本在废旧电器的回收方面做得比较好,值得我们借鉴。

  “保护物种,万物共生”是一种高尚的平等伦理观念。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本身。不要一有机会就去侵犯森林的洁净,不要一有机会就去侵占野生动物的家园,不要一来兴致就吃上原本不该吃的山珍野味,更不要一有钱就披上稀有皮毛,穿戴稀有首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绿色消费,绿色生活”。这些名词将随着人类的进步变得更加时尚,它们真正的内涵也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