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教育支出过大致贫的危害有多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10:11 温州新闻网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日前共同发布了《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城乡贫困人群中均有40%~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而“缺乏知识和技能”则是城乡居民对挣不到钱的一致归因之一。

  因“教育”致贫的双重羞辱

  阅读这样的研究报告,体会到的是一种浓烈的羞辱感———既是对国家、社会的羞辱,也是对教育本身的羞辱,或者说,既羞辱于教育的致贫能力,又羞辱于教育本身的贫困。

  如果教育成为制造贫困、社会不公的工具,那无异于吃饭使人饥饿、穿衣让人寒冷———还有什么是比这样的羞辱更匪夷所思的呢?!

  这一结论其实并不出人意料。翻开近几年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方面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远没有达到国家早在十几年前就曾许诺过的4%目标,而另一方面,在全国教育经费总的支出结构中,政府支出的比例、增速在下降,而居民的支出的比例、增速却在持续上升。

  其实对于教育问题频频登上各种统计榜单的现象,我们早已不陌生,对教育花费成为“致贫首因”的统计,似乎不应太过惊讶,但是,不再惊讶不等于我们可以在“教育致贫”羞辱面前可以麻木不仁、无动于衷,毕竟,教育的贫困,最终贫困的只能是攸关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前途和希望。湖北省沙洋县张贵峰

  乱相源于教育不平等

  需要指出的是,超出普通民众承受水平的教育收费,其实质是在制造国民受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并将导致贫困变成一种代际传递的链条。这是因为,如果贫困子弟读不起大学,高等教育差不多成了有钱人才享用得起的资源,那么,贫困人家“缺乏知识和技能”的素质缺陷将如某种基因疾病,不得不“遗传”给后代,从而使他们的子女永远也无法与富家子弟站在人生竞争的平等起点上。如果得不到其他可以实现向上流动的机会,他们只能世代与贫困结下不解之缘。

  从本质上说,教育之所以成为致贫因素,是因为目前的教育收费体系与助学机制无法让低收入者分享教育资源,即造成了一种“教育不平等”。目前,教育不平等不仅体现为教育花费令贫困家庭不堪重负,一些制度性的歧视待遇如户籍也值得注意。与其他形式的不平等相比,教育不平等显然更加令人忧虑,因为它将会导致不平等的结构通过代际传递凝固下来。

  毫无疑问,人们可以忍受一时之贫困与不平等待遇,却不能容忍贫困与不平等结构在代际传递下去。广东省广州市吴金

  用教育公平保障起点公正

  由于教育问题引发的社会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在起点上不公正,是造成许多人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使我国基尼系数上升的重要因素。而基尼系数上升,将引发许多重大而复杂的社会问题,这就可能使社会更加动荡与不稳定,也就必将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安宁,也可能使那些有产者的财富并不安全,造成“双输”的境地。

  因此,由教育引发的“马太效应”,必须予以遏制,必须引进教育公平。这方面国家和社会都责无旁贷。

  教育公平要实现,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给予贫困者经济上的援助,让愿意读书的人能读得起书;其次,国家应当从总体上给予教育部门以财政补贴,降低入学的经济门槛,对贫困生给予减免各种费用,提供各种无息、低息贷款;最后,全社会都应当来关心教育问题,设立各种教育基金会,对教育进行慈善募捐。家庭贫困者能受到教育,而接受了教育后,又让他们进一步获得致富的能力,实现人生起点上的公正,从而步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杨涛

  我们的公共产品为何不足

  教育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目前政府没有提供充足的基本公共产品,只能倚靠公民自己去购买。

  为什么我国的公共产品不足?归根到底还是缺乏对行政权力的问责机制。

  政府的基本责任就是为国民提供公共产品。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基本底线是让国民能够体面生活下去,让他们的孩子能够有书念,生病后有钱看病。可是由于缺乏对行政权力的问责机制,中国财政支出项目最容易膨胀的项目是行政公务支出和直接投资经济建设,中国行政公务支出和直接投资经济建设占财政总支出将近50%,而美国仅占17%。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事关公民切实利益的部分,成为中国财政支出项目最不容易膨胀部分,只占财政总支出的25%,而美国则占75%。

  现代政府应该向民众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这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共识。在当下,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对行政权力的问责机制,惟其如此,才能把政府打造成责任政府。而唯有责任政府,才能真心为民众着想,才能努力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于民众的公共产品。中国改革杂志社马国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