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娱评:“春晚”硬伤,比假唱更深的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1日01:53 大江网-江西日报

  “春晚”,越来越像除夕的年夜饭——形式大于内容。央视狗年“春晚”,宛如过眼云烟,精致的舞美映衬着平淡的节目,4个多小时的喧闹却鲜生涟漪。在惊爆只有一首歌真唱之后,语林啄木鸟——《咬文嚼字》又咬出“春晚”28处纰漏,假唱、硬伤!假唱是由来已久,而硬伤,给“春晚”带来的就是最深切的心灵之痛。

  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口口声声在宣称着“今年‘春晚’没假唱”的央视“春晚”组

,在花费相当的人力、财力、物力对节目精雕细琢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却竟然还是一台惟有一曲真唱的节目。其理由便是:“为了不伤害观众,保证演出效果”。“春晚”的歌舞节目应该就是一年来舞台艺术的精品,而语言类的小品、相声则是对变化着的社会万象的折射。虽然人们对“春晚”这顿享用了23年的精神守岁餐不会心存太多的奢望,但它毕竟是一项最适宜家庭欣赏的集体娱乐活动。可是,忙碌的剧组却偏偏要把这现场直播的节目来个以假乱真,歌手们面向全球做着蹩脚的对口型的表演,且美其名曰为“要对得起观众”。可笑,难道能上“春晚”的歌手在千余人的演播厅内就唱不好歌了?实际上,歌手们大部分也是不愿违背艺术规则的。圈内人士心照不宣,对外却还要硬撑着死不认账。这假唱的作秀,是对艺术工作者的不信任,是对观众的不尊重,是对歌唱艺术的最大亵渎!

  或许是对这场最大的假唱秀投入了太多的心力,所以才会有对电视字幕文字差错的无暇顾及。平均每10分钟一个差错,这概率高得实在是过分了。人们在怀疑,央视的权威性;观众在质问,春晚剧组的严肃性、敬业精神。为了演出效果,剧组竭尽全力做着违心的假唱秀,可是,殊不知,亿万观众欣赏春晚都是借助电视屏幕的,而字幕的提示就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对于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小学生都能认准,可是,字幕居然会把两人名字给对错了,更不可原谅的是:“神舟六号”竟然打成了“神州六号”。小品《“打工”幼儿园》里,“红掌拨清波”变成了“红掌拨青波”。这些简单的常识性差错可并不是出现在情急之中的呀,剧组为什么在追求节目“演出效果”精益求精的同时,却对早已准备好的字幕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呢?

  “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宣传语,在生活中已是触目所及。作为央视,又是一年中最重要、收视率最高的现场直播节目,出现如此低级如此频繁的纰漏,不能不说明一些电视工作者们对规范文字的漠然,对节目文化含量的轻视。电视字幕的文字差错在各地方台节目中也已是一个突出问题。电视节目,在主攻眼球之时,可千万别忘了新闻媒体崇高的责任——传播知识与文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