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尝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1日06:00 光明网
南琳

  

评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尝试
新年伊始,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一项战略决策,北京市启动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工作,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计划从今年2月开始,分期分批招聘8000名“大学生村官”,保证全市农村在3年内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

  “村官”虽小,责任重大,没有一定的能力难以胜任。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村干部队伍整体水平不容乐观。据了解,北京市目前共有行政村3978个,可是基层组织

中基本上没有本科大学生,通过自学获得专科文凭者也仅仅占村级干部的20%。不仅如此,村干部队伍还存在年龄结构老化、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等问题。全国农村村干部队伍的情况如何,由此可窥一斑。

  常言道:群雁高飞头雁领。村干部就是农村的“头雁”,如果他们的“领航”能力不强,就无法带领群众“高飞”。某县农调队去年对全县农村统计结果表明,凡集体收入超过千万元的富裕村,村干部文化素质都比较高,村主职干部一般为高中以上学历;而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0元的贫困村,村干部大都为小学毕业,有的甚至为半文盲。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农村发展靠什么?靠政策、靠科技、靠资源等都没错,但最根本的是靠人才。特别在当前,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干部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充足的人才支持,新农村建设就可能事倍功半、步履维艰。可以说,眼下没有哪一个行业比农业更缺人才,选拔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大学生当“村官”,实现智力优势群体与农村基层干部的有机对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也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由此可见,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缓解城镇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现实选择。农村天广地阔,需要大量的大学生这样的知识型人才去建功立业。有专家指出,如果能把待业大学生中的一部分输送到农村,农村的面貌将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由于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对“村官”的位置不屑一顾,认为农村不是干事业的地方,当“村官”屈才,下农村“没面子”。因此,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确实是凤毛麟角。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引导,牵线搭桥,从政治上、经济上制定优惠政策,保障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当“村官”同样能实现自己人生的抱负,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