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圳:用好创新“金钥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1日09:55 南方日报

  《自主创新:再探广东发展轨迹》·续②

  25年,累计创造了2万亿元GDP;25年,由一个边陲小镇建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今天的广东深圳特区正渴望创造另一个奇迹——把改革开放25年的巨大物质积累和财政实力,投入到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艰苦实践中去,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一个新的起飞平台。“要把自主创新写在我们的旗帜上!”这是深圳特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

战略抉择,深圳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地方。在这里,自主创新已经成了一把不折不扣的“金钥匙”,特区人不仅希望用它去化解“土地空间有限、能源水资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这4个所谓“难以为继”,更决心用它打开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决特区经济目前面临许多问题的关键,都在于能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从调整产业结构看,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深圳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就整体发展而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仍然存在隐患:电子信息业所占比重超过90%,其他产业规模较小;较之本土企业,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长期分管科技工作的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应力坦言,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快速提高,深圳在后产业转移阶段可能会出现由产业外迁带来的空心化问题。

  从转变增长方式看,从1979年特区成立到2002年,深圳年均增长速度达28%,每平方公里创造的GDP和税收都为全国之最。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资源、环境等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让深圳难以承受。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曾就此指出,“如果按照目前的消耗水平简单推算,有些代价我们是付不起的!”

  深圳率先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不仅是形势所迫,也是优势所在,因而才能既有压力又有底气。正如李鸿忠总结的那样,“从深圳的实际出发,改革创新之路是当前深圳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是我们最好的出路,也是一条真正的活路”!

  从局部推向全局

  “方方面面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1992年来到深圳工作的科技局副局长周路明对此感触颇深,“我来那年,深圳的三大经济支柱是股市、贸易和房地产。当时这几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大家也都在反思。1993年‘珠三角’召开了一次专业技术座谈会,大家注意到深圳还有华为等一批具有潜力的本土高新技术企业以后,政府才决定把发展高新技术提到战略高度。”

  通过最初的碰撞、磨合,企业的创新冲动和政府的服务引导结合起来,促成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奇迹”:在一个科技资源先天匮乏的地方,通过10多年的努力,建起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形成了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以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的、外向型的经济结构。

  由于资金的不断注入,企业的研发意识随之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各擅胜场,交映生辉。计算机、通讯、视听产品等产业圈和配套企业的积聚还使新技术和新概念的融通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整体创新能力。于是,从这片土壤中,逐渐生长出中兴、华为、“赛百诺”这样的自主创新型龙头企业,以及王传福、马化腾等高科技企业创业的传奇人物。在他们的鼓舞和启发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到2004年,深圳研发(R&D)投入总量已达125亿元,占GDP的3.67%,这个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倍。

  与此同时,政府不断调整相关政策和工作思路,以求在各个层面给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为解决资金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起,政府就开始组建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服务公司和风险基金,专门为申请贷款者提供担保服务。

  为寻求智力支持,政府引进国内外名校,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还建起了高新区和虚拟大学。

  为填补政策盲区,政府还出台了多部条例和管理办法。如1994年出台全国第一部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圳经济特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以及1995年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等。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政府的关注点也逐渐从微观延伸到中观、宏观。开始只是扶持企业,后逐步发展到搭建平台、制定标准,再后来着手谋划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现又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政府的视野越来越宽,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2004年,深圳宣布修订现代化时间表,大幅度调整现代化指标,这被认为是开始全面转变发展思路、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一个信号。同一年,深圳特区内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一寸都没批,而直接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投资达120亿元,占政府投资计划的65%左右,为历年最高。

  去年3月,李鸿忠又提示全市上下要有“能力危机感”。他说,“现在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城市规划、人口容量、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消耗等等问题,要把效益和速度有机地统一起来,工作难度更大了,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水平必须更高”。

  特区自诞生之日起,遇到的困难不可谓不多,问题不可谓不新。但深圳总能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开拓勇气冲破一道又一道难关,在推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全国积累宝贵的经验。

  乔申颖杨阳腾周巍

  (原载于2月9日《经济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