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李季平:"感动中国"易,感动"大腕"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1日10:00 东方网

  2月9日晚上,和家人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2005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确实让人感动。这样的年度人物,以其自身的正义、社会的良知,在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在感动着整个社会:我们为李学生、李春燕的无私和执着而流泪;我们为陈键、丛飞的诚实、助人而赞叹;我们为杨业功、王顺友对事业的忠诚、智慧而喝彩!

  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评选,自2002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4届。每一届都给我们

留下了太多的感动,让我们记住了至今仍在感动着社会的名字:刘殊威、郑培民、梁雨润、牛玉儒、任长霞、徐本禹等等。

  “感动中国”节目播出时,感动着亿万观众,在节目结束后呢?我曾想:这些获奖人物的事迹,大多数都那么曲折生动,那么催人泪下,这么好的生活素材,除了任长霞、牛玉儒极个别的以外,很少被我们文艺界的各路“大腕”所关注。比如,影视剧、歌曲、曲艺等艺术形式,以“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为生活来源的太少了。相反,一些远离现实、戏说演义的故事太多了。拿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影响较大的电视剧来说,长期以来都是帝王将相霸占着荧屏:演了皇帝演太监,演了太监演格格,整天吾皇万岁万万岁,妻妾臣子不离嘴,再不就是播放外片,改编名著,原创的作品、反映改革开放现实生活的影视作品占的比例很小。

  值得思考的是,在我们13亿人口的国家里,每个年度评选出的10名“感动”人物,个个都令人佩服,他们的行为能够使熟悉的人赞叹不止,使陌生的人热泪盈眶,有的还能感动国际组织的首脑(如王顺友的事迹),可为什么就感动不了文艺界的“大腕”们?像刘殊威、梁雨润、陈键、洪战辉等走过的路,从以情感人的方式看,这些人物思想中蕴含的正义感召、道德力量,即使不用文学的形式加工,其感人的程度也不亚于某些刻意虚构的言情片。

  记录时代,反映现实,是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许多经典作品是对真实人物或事件的再现。我们希望“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在“感动”观众的同时,也能够感动影视艺术届的“大腕”精英们,以便为我们提供更加丰富多采的、充满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