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谢才华,剪出吉尼斯纪录的民间艺术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1日10:49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谢才华,剪出吉尼斯纪录的民间艺术家

  

谢才华,剪出吉尼斯纪录的民间艺术家

  谢才华的古典人物剪纸

  

谢才华,剪出吉尼斯纪录的民间艺术家

  谢才华的“福娃”套色剪纸

  一把剪刀,一张纸,不用几分钟,他就能剪出惟妙惟肖的图案。他先后完成12000幅,加起来长度为4000米的剪纸作品,曾两度创造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2004年9月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剪纸作品金奖,2002年获宁波市“十佳农民艺术家”称号。他就是

  记者刘文娟

  一

  印象中,剪纸是女人干的活。所以,去采访前,我一直在设想谢才华长得怎么样,是不是很秀气?见面后才发现,这是一位走在街上根本不会引人注意的普通人。他衣着朴素,神态憨厚,一副典型的浙东农民的长相。

  在谢才华家20平方米的储藏室里,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排满一墙书架的剪纸,有中国历代君王图、福禄寿喜图、古今巾帼图、水浒豪杰图、申奥体育图……打开任何一卷就是令人沉醉的艺术,让看的人不觉肃然起敬。谢才华操着浓重的象山方言介绍说,这些不过是他所有剪纸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的剪纸则放在单位的档案室里保存,把容纳1000多人的大礼堂地面全铺满只需他剪纸的四分之一。

  白天,谢才华的身份是象山县国土资源局正局级调研员,回到家,他便是民间艺术家了,一头扎进花花绿绿的纸片中,在方寸之间进行源源不断的创作。早晨他5点起床剪纸,剪到7点半吃早饭去上班,下班后到晚上11点睡觉前他也都在剪纸。无论工作岗位变动,还是生活居住环境的变化,这个作息时间和业余爱好50年如一日地保持不变。

  剪刀之于谢才华,就像画笔之于画家,常常是一把剪刀、一卷棉花纸不离身。闲余就把所见所感进行精心构思,不用在纸上描图,就能一气呵成,剪出各种题材的作品。

  他家墙上悬挂的两米长一米宽的《腊梅闹春图》,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哪位大师的水墨画呢,但实际上整幅画是谢才华用剪刀剪出来的,甚至连《清明上河图》他都能一刀一刀地剪出来,让人难分真假,人物富有神采气韵。如今,用刀代笔刻画的人很多,但能像谢才华这样以剪刀作画的人却很少见。在民间剪纸中,单一色彩作品我们比较常见,但记者在谢才华家却看到很多色彩丰富的剪纸,如一幅名叫《于谦图》的作品:于谦的脸是粉红色的,官服是蓝色的。整套作品有七八种颜色,细致入微,像一幅油画。这种剪法是谢才华首创的、被行内人士称作“套色剪纸法”。

  在谢才华的书架上有一个硬纸盒,里面有10多把形形色色的剪刀,这些是他50年来剪纸用坏了的。而他那双下过海、摸过锄把的粗糙大手却异常灵巧。谢才华说这是他常年拿剪刀锻炼出来的。我注意到他左手的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在日积月累的剪纸中留下了两个醒目的硬茧子。

  二

  说起谢才华的剪纸艺术生涯要追溯到50年前。1944年11月他出生在风景秀丽的象山东陈镇的樟岙村。他的母亲心灵手巧,能剪会绣,经常给人家缝制戏服,她先用纸剪出各种花形,然后再依照这个花形刺绣,她的绣片一针挨一针,一线压一线,绣工平整,造型独特,年幼的谢才华有时在旁边看母亲剪纸、绣花竟痴迷得忘了玩耍和吃饭。著名农民画家高妙兰和谢才华住在同一个大院子里,母亲时常带着他过去玩。那时高妙兰迫于生计,要剪窗花、画年画卖,每次看着高妙兰伯母飞舞着剪刀一会就能剪出各种形状的花鸟鱼虫,小才华的内心都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向往,小小的剪纸就像一扇奇异的门在谢才华的面前打开了。

  谢才华读象山中学时,恰好高妙兰也搬到附近。伯母的家就成了谢才华放学后的乐园,在那里他如鱼得水般地跟着伯母学习剪纸,从简单的双喜,到复杂的人物,谢才华一点一滴地吸收着这位老艺人的艺术精华。

  初中毕业后,谢才华被安排到公社邮电所工作。公社的门口有一块黑板宣传栏,每星期他负责出黑板报,对于喜欢写写画画的他来说,这可是最快乐的事情。一次,一位了解他的人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剪纸展示到黑板上去呢?”他听后照做了,看着自己的作品每周能在黑板报上被人鉴赏评论,谢才华在剪纸上下的功夫更多了。寒冬酷暑、田间地头,一张张脆薄的小纸叠成了一位青年的梦想大道,一把简陋小巧的剪刀剪出了谢才华绚丽的青春。他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剪就是50多年。

  慢慢地,谢才华剪纸的名声越来越大,每逢碰上婚嫁、祝寿时,就会有人来找他剪纸,谢才华向来都是免费的,从未向人要过一分钱。有人不理解他这样没日没夜地剪不为钱到底是为了啥,因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家里并不富裕,平时省吃俭用,家里连件像样的电器都没有。但每年购买纸张、拓裱剪纸作品的花费很多,他托人在上海一次就购买了5000元的大筒特种棉花纸。

  三

  这些年来,谢才华从乡镇一直干到县里,职务不停地升迁,角色也不停地转换,但对剪纸的热爱一直没有变。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生活的改善,请谢才华剪福禄寿喜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谢才华萌发了创作《百福图》、《百禄图》、《百寿图》、《百喜图》的念头。于是那段时间他有空就跑图书馆、新华书店,走访古寺古庙,考察古建筑,搜集民间的碗橱窗床等图案。由于民间留存的禄字较少,想汇总100个不同写法又符合书写规则的字体难度非常大。后来他在一位来向他索求剪纸的老人家中找到了一本古禄书,才得以完成。这个系列作品他前前后后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

  四百个福禄寿喜图的完成给谢才华很多启发,他决定在百幅上做文章。他开始给十二生肖中的每一种动物剪出一百幅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的肖像。花开花落,寒来暑去,5个春秋的时间,除了蛇以外的十一个生肖动物相继跃然纸上。我们都知道,画蛇是不能添足的,光溜溜的蛇身如何剪出千姿百态?谢才华很是头疼。2000年4月底,他听说松兰山旅游度假区内有蛇展,就去参观了。别人是走马观花地看完就好,但他却蹲在笼子边上细心观察、揣摩,边想边在本子上画,晚上回到家,他饭也顾不上吃,一气呵成地剪出40条不同形态的蛇。那天夜里,轻易不失眠的谢才华却睡不着了,满脑子都是蛇,在半梦半醒中,突然来了灵感,立马从床上跳下来,操起剪刀又剪了十几条蛇,等他放下剪刀时天已经亮了。

  上世纪90年代谢才华剪纸创作进入了旺盛时期。他开始注重边创作边收藏。他的剪纸创作构思开始伸向中国历代君王。为了掌握各个帝王的性格和服饰,他花费了三年时间翻阅大量史书,根据史料记载来刻画君王们的个性。出差的时候他不忘参观古代服饰展览,给不同时代的君王配上装束。

  1997年香港回归时他创作了一百幅50米长的形态各异的《吉祥图》作为浙江省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珍贵礼物;1999年澳门回归的时候,他又创作了50米长的《百嬉图》,每一幅图中都有两个不同姿态的小孩依偎在母亲的怀抱,母子同乐,喜笑颜开,由宁波市政府作为珍贵礼物赠送给澳门特别行政区。

  为了突破传统剪纸艺术的取材局限,谢才华的一把剪刀穿越了6000年历史文化,创作出有古代布纹和陶纹图案的剪纸各100幅,其中古布纹分别取材于衣饰、被褥、台布等,以鸟兽虫鱼、花卉及明清时期传统民间图案为主,极富装饰韵味;古陶纹则取自碗碟类的生活用品和龙凤花瓶类的工艺品,年代跨度更长,上至象山出土的6000多年前的塔山陶器纹理,下至民国年间的家居陶器图案,无一重复,各具情态。为了剪这些作品,每到一户农家,他总是不忘“考察”一番农民的厨房和卧室,有时他会扯着一段被面发呆半天,俨然一个考古工作者。有专家看了谢才华创作的古纹案剪纸后说这些在民间已经很难看到实物了,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四

  2000年8月25日,谢才华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剪纸作品套数之最、幅数之最、长度之最的荣誉证书。2003年12月25日谢才华再次刷新了自己的纪录,以12000幅剪纸作品再次登榜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近年来谢才华为了配合中国申奥、中国开渔节等活动,相继创作了《申奥体育》、《中国渔文化》、《中国百船图》等新作,其中2008幅申奥体育剪纸作品得到了北京奥组委的赞赏,被列为2008年奥运会特殊纪念品。

  名声大了,头衔多了,但是谢才华仍然恪守着自己的生活模式,过着平淡坦然的生活。一辆油漆斑驳的自行车载着他上下班,穿梭在人来人往的象山街头。

  让谢才华感到遗憾的是,他的儿子女儿都没有喜欢上剪纸这门民间艺术,倒是8岁的孙女现在能握着比她手还大的剪刀,像爷爷一样不用事先描画就能剪出像模像样的作品来了,并且多次跟着爷爷同台表演。为了让这门民间艺术后继有人,代代相传,他还到象山老年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开办剪纸培训班。

  谢才华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在他的家乡象山东陈建造一个剪纸艺术馆,他准备把50多年创作的剪纸作品一起捐献出来。上海的一位博士听说了谢才华的事迹后,免费为他在互联网上建一个网站,向世人展示他的剪纸作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