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送娘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1日11:13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老行当江一羽

  “送娘子”作为一种行当、一种职业人,如今年轻的宁波人恐怕是很难想象的。然而几十几百年前,在宁绍大地上,她们曾是低微而活跃的一群。叫做“送娘子”还算是好听的,背后的称呼干脆就是“堕贫嫂”———早在做姑娘时她们已经命定只能嫁给堕贫,因为她们本人就是女堕贫身份。这种身份是皇帝钦定、不可更改、世代相袭的。至于起于何时,

有什么理由,则有多种版本:如一说元军灭南宋后将战俘集中于宁绍等地,由此演变而来;一说南宋时金兵南侵,宋将焦光瓒率部投降,待金兵北撤,宋帝恼恨,乃贬焦部卒之籍,称为“堕民”。

  送娘子、送娘子,送的自然是新娘子。旧时婚俗作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送娘子从小练就如簧巧舌,做媒于是成了她们第一专业。媒做成了才有婚嫁,接着便有换帖子、送彩礼、陪嫁妆、接新娘、回娘家等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少不了送娘子的身影。她们心明眼尖、婉转圆滑、八面玲珑,千方百计讨好男女双方,使双方都有面子皆大欢喜。

  在送嫁妆环节,过去宁波曾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嘎吱嘎吱送,堕贫抬夜桶,抬到吃肉肉,袋里有铜铜。”夜桶就是马桶,铜铜就是铜钿,堕贫嫂为了吃到几块肉,得到几个铜钿,替新娘子抬马桶到夫家。从前马桶是必不可少的嫁妆之一。

  在接新娘和回娘家环节,送娘子简直就是新娘子和新郎的保镖,努力不让新娘新郎失礼出洋相。比如面对众多夫家亲友,新娘子对谁该行跪拜大礼,对谁该行万福礼,就须及时暗示。又比如新人回门之际,娘家人常常会捉弄新郎,在给新郎递烟前塞入一个小鞭炮或几支短梗火柴,新郎一吸烟,火柴头便会突然烧着,小鞭炮也会啪然炸响,精明的送娘子早就在嘻嘻哈哈、真真假假中把烟卷调了包,或无形中给新郎提个醒,让新郎只把点着的香烟拿在手里白白烧掉,即使炸响也有惊无险,哈哈一笑而已。

  除了婚嫁中的穿针引线、即兴调度,送娘子另一个业务便是给新嫁娘和已婚的妇女们“绞面”。最隆重的自然首推给新娘子绞面,所以女方家喜酒也称作“开面酒”。席前新娘绞面,席间宾客畅饮“女儿红”美酒。

  我小时候曾多次见过送娘子给新嫁娘和成年妇女们绞面,她那魔术般的奇巧动作让我佩服得不得了。只见她在女主顾脸上施点爽身粉,正对面坐下;掏出棉纱线,双手把线绷成三角形,线的一头用牙齿咬住,三角形对准主顾脸颊;下巴一低手一送,三角形的锐角便一张一合地变化滚动,女主顾脸上的汗毛便让棉线悄无声息地“吃”掉了。吃了左脸吃右脸,结果女主顾真的容光焕发,脸上白净细嫩了许多,尤其新娘子的面庞粉团团的,简直美若天仙。更绝的是,咬着线头的巧嘴居然还能东家长西家短地报道一些信息,尽管声音有点滑稽,瓮声瓮气的。

  每年冬至节后,送娘子便一家家上门“讨彩头”———说些吉利话,索收绞面钱。如果钱不凑巧,年糕和白米都可以代替。由于得寸进尺纠缠得厉害,常常引起主顾们反感,民间遂有讥讽送娘子的童谣儿歌产生:“堕贫嫂,屙,(音“老皂”,意为贪吃、贪得),黄狗叼(音“它”)来臭年糕,糖炒炒,油爆爆,嘴巴边头烫起泡,问你馋痨勿馋痨?”可是,不讨不要,叫送娘子们何以为生呢?说到底,堕贫嫂其实是挺可怜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