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元宵的吃、看、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1日13:24 上海青年报

  ■文/袁念琪

  我总是觉得,上海人过元宵节要比过春节来得闹猛,显得多样。它的欢庆是立体的,内容是多面的。相比之下,春节具有的一干内容,它都有;春节所没有的,它也有。把元宵的活动归纳为一个“三字经”,那就是:吃、看、走。

  先说说吃。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节庆是基本上是离不开一个吃的,元宵夜吃的主打就不是一桌饭菜,而是一道点心。这就是汤团,外省也有叫“汤圆”和“元宵”的。一说起吃汤团,大家都知道是要过元宵了。而要从一道具体的菜使上海人联想起春节,那是有点困难的。而北方的那道饺子,似乎还有这样的功能。

  汤团虽小,力量不小。实际上,它也是始于年夜饭的吃的口彩的延续和最后总结———十五吃汤团,不但是为春节这个不算悠长的假期划上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为新年的美满团圆祈福。

  一些店家有点不解风情,推出的元宵宴就比较失败。想想也是,旁的不说:打从正月初一吃到正月半,不说吃了个肚满肠肥,也该换换口味了吧

  顺带说一句,上海人不仅在正月十五吃汤团,而且还要把这口彩讨到正月十六,要在那天吃馄饨。这个馄饨也是有说法的,叫做“财亨馄饨”。吃元宵吃馄饨,要圆满,也要发财。有竹枝词写道,“正月半夜接灶君,荠菜园子肉馄饨。儿童放出茅塘火,又见塔灯现庙门。”末了的一句,道出元宵的看来。

  元宵的看,就是看灯,并成为灯节。据记载,元宵张灯,起于西汉,但只属深宫禁苑。到隋代才在民间展开,到宋最盛。宋朝看灯是“五夜元宵”,明时翻倍到十夜,至清又缩水到三夜:十四试灯,十五正灯,十六罢灯。

  元宵的灯是盛大和丰富多彩的。辛弃疾有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前面竹枝词中提到的塔灯,那是在一根木杆上,挂起百盏小灯。上海最有名气的元宵灯是伞灯,薄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

  元宵有这个固定的看点,春节要寻,那只有“春晚”。可有人把它比做一个蒸了十二年的包子,褶子多了,馅子少了,皮子厚了……

  最后说说元宵的走。在老上海,女生在元宵之夜是要“走三桥”的,而且是成群结队。目的一个,为了在新的一年里祛除百病。据说,此俗从明朝就有了。城内走桥的热门地方是在小东门外的陆家石桥,乡下是在浦东的度民、裕民和苏氏桥。这也有竹枝词的描写:“元宵踏月闹春街,同走三桥笑堕钗。一路看灯归去晚,却嫌露湿牡丹鞋。”

  而春节的户外活动,只是一个放炮仗。

  我无意让春节与元宵PK,也不是要挑动元宵斗春节。一个是君住节日头,一个则君在节日尾;想的是怎样把我们的节日过得更好,更有意味。

  元宵的吃、看、走,是在充分调动我们的五官和肢体投入节日的同时,也使我们得到更多更爽的愉悦和享受。其实难怪。元宵是大年的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对于起点,我们向来是寄予厚望;庆贺起来,当然也是丰富多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