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工业强省:启示与前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03:40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工业强省:启示与前瞻

  

工业强省:启示与前瞻
俗话说:无工不富,无工不强。历经“十五”的五年,尤其我省确定百强企业这一“抓手”的两年来,河南工业面貌一新,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兴工业大省已在中部屹立,工业强省的理念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2月10日召开的全省重点工业企业工作会议,为河南工业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走向。

  百户重点企业起“扛鼎”作用

  本报讯(记者朱殿勇)河南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百户重点企业为代表的大企业群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统计显示,去年全省“双5亿”(资产5亿元,营业收入5亿元)企业达到201家,比2000年增加147户,增长2.7倍;资产总计5606.8亿元,增长3.1倍;营业收入5155.6亿元,增长5.7倍;利润总额264.2亿元,增长8.8倍。

  从2004年我省全面启动百户重点企业以来,这些企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从营业收入看,洛阳石化、安钢和双汇突破了200亿元,永煤、平煤、中原油田突破了100亿元,宇通、一拖、舞钢超过了70亿元,新安电力、伊川电力等8家企业突破了50亿元,蓝天、新亚等11家企业翻了两番以上,神火、银鸽等28家企业翻了一番以上;从实现利润看,中铝河南分公司、栾川钼业、永煤、中铝中州分公司、平煤、双汇等6家企业超过10亿元,神火、舞钢、伊川电力、安钢等4家企业超过5亿元,神马、风神等29家企业超过1亿元,洛玻、天瑞等27家企业翻了两番以上,宇通、平高等17家企业翻了一番以上。②9

  走出一条工业特色之路

  本报讯(记者朱殿勇)我省确定百户重点企业两年来,一条有河南特色的工业之路日渐清晰,会议对此做了总结梳理:

  一是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目标,坚持工业强省,以工业化为核心不断加快“三化”进程;二是必须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前提下,坚持积极发挥政府的指导、推动作用;三是必须坚持着力支持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四是必须积极推动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五是必须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企业自我发展活力。

  我省不少重点企业的成功之道也有“共性”——

  坚持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在调控中谋求快速发展。不少企业把宏观调控作为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机遇。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以来的三年,我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6%,高出同期生产总值平均增速4.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净增2000多亿元,超过了1993年至2002年的10年累计增量。

  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主业。省政府重点对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了分行业研究,规划了一批建设项目。我省一些成功企业也都着力培育主业优势,依托现有基础,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关联产品,不断壮大企业实力。

  坚持推进企业改革改制,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不少重点企业积极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目前90%以上的国有工业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

  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去年,我省首批在百户重点企业中批准组建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批准组建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百户重点工业企业申请专利1529件,同比增长124%,占全省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60%。②9

  河南工业:格局显著变化

  本报讯(记者朱殿勇)过去五年,我省工业格局发生明显变化,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升,工业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已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

  “十五”期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8%,比“九五”时期高4.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去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6.7%,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6.7%,均比2002年提高6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5281.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8.4%。在国家统计的191个工业行业中,我省有185个,其中123个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初步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加工、畜禽加工、铝工业、煤炭加工和电力工业基地,公路客车、大型水泥装备、面制品、肉制品、氧化铝、电解铝等主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首位。

  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228.3亿元,位居全国第6位、中西部地区首位,工业总量由2000年的全国第7位上升到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利税分别达到667.95亿元和1202.39亿元,比2000年增长3.8倍和2.5倍;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1.8%,首次超出全国平均水平。②9

  河南工业:正视问题与压力

  内:大企业少、创新不够、产出效益低……外:区域竞争白热化、中部群雄并起……

  本报讯(记者王磊)此次会议提示全省工业界,要清醒认识我省工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大企业集团和高成长性企业比较少。去年,我省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有6家,而江苏省有30家,山东省有28家,安徽省有11家,内蒙古有7家。二是部分企业发展缓慢。在百户重点企业中,部分企业出现负增长,个别企业坐失了发展良机。三是一些企业改革滞后。目前,百户重点企业中还有34家企业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产权制度改革。四是创新能力不强。我省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0.48%,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百户重点企业中还有6家零专利企业。五是内部管理粗放。一些企业由于管理原因出现利润下滑,少数企业至今仍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工业企业发展在增长方式、产业层次、产品结构、发展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省工业发展以数量扩张为主,产业结构以资源加工型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工业产出效益还比较低。我省大型工业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实现利税和利润总额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

  当前,一些中西部省份工业发展迅猛。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已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江西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十五”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居中部首位;河北钢铁、医药的产业综合竞争力已居全国前列,湖北的优质钢、汽车、石化等产业发展迅速。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河南在中西部地区也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②9

  “十一五”,要实现“五个突破”

  本报讯(记者王磊)“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我省工业发展也面临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

  省长李成玉在会议上提出,当前工业强省的理念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环境和氛围已经形成。工业化既是“三化”的核心,又是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加快工业化的主要载体在于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带动性强的大企业集团。

  “十一五”,河南面临加快经济转型、加快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迈进的新任务。河南工业如何从“大”到“强”?会议提出必须实现五个新突破。

  要在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新突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重大专项工程,重点扶持50户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巩固电子元器件、新型电源两个优势产业,做强硅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新型显示材料及精深加工、超硬材料及制品三大产业链,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新型功能材料三个高成长性行业,培育数字视听、网络及通讯、计算机、软件四类优势产品。力争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400亿元,完成增加值2100亿元,比“十五”末翻两番,占工业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

  要在优势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拉长产品和产业链条,发展高加工度产业,提高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度和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中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力争“十一五”末,食品、有色、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和装备等六大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48%提高到54%。

  要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优质钢工程,逐步淘汰普通机立窑,鼓励发展优质高效合成耐火材料、节能环保型墙体建筑材料、保温材料和绿色装饰材料等。

  要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园区集中。着力培育壮大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六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安阳-许昌沿京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积极推进五大食品工业密集区、八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三个铝加工产业集聚区、洛阳石化基地和五大煤化工产业基地及一批纺织工业集群建设。

  要在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能耗1万吨标煤以上工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强力推进电力、冶金、化工、食品、建材、煤炭、造纸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力争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5%。②9

  (图片为本报资料照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