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章丘济阳离设区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08:42 大众网-齐鲁晚报

  章丘市23位代表和济阳县21位代表,分别联名提出的“撤市设区”和“撤县设区”议案,最终成为了市十三届人代会四次会议的大会议案。从县城变为一个城区,章丘和济阳还要做哪些努力?此举将给济南尤其是章丘、济阳发展带来什么?问题引人关注,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章丘市市长毕筱奇和济阳县县长张新文。

  本报记者彭东常新喜

  设区之路还很长

  “这是近十年来人代会所确定的第一个大会议案。”市人代会议案组的工作人员表示,章丘“撤市设区”和济阳“撤县设区”的议案得到了本次大会的高度重视,两件议案合并成一案,列为本次人代会上确定的大会议案,这本身就体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

  据了解,“设区”议案将直接交由济南市人民政府办理,办理情况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根据有关规定,撤市(县)设区需要得到省政府、国家民政部,最终还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因此眼下“设区”还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济阳县张新文县长表示,撤县设区前景非常美好,也是大势所趋,但操作起来却比较复杂,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如今国家对撤市(县)设区控制确实非常严,但我们有信心最终成为济南的一个区。”济南市人大代表、章丘市市长毕筱奇如是说。

  空间对接已完成

  章丘和济阳前几年形成的交通优势,成为其由市(县)变区的最基本条件,从过去的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到如今进入济南的半小时经济圈,缩短了它们与市区的时空距离。

  章丘市长毕筱奇谈到,章丘与济南市区联系已越来越紧密,现在有经十路、济青高速、老济青路、济莱高速、胶济铁路、章丘大道等与济南连接,在发展空间上真正实现了与济南的零距离对接。

  济阳也是如此,县长张新文介绍说,现在220国道拓宽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济阳黄河大桥、济南黄河三桥和济南北三环高速公路已全面开工建设,加上运作中的铁路建设,全部工程完工后,济阳可以说能真正实现“十分钟登机、二十分钟入城、三小时出海、四小时进京”。

  省城发展需要新空间

  从经济实力上,章丘和济阳也已经具备了设区的基础,而要真正成为济南的一个区,还需要它们在正在形成的大济南格局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济南市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教授田学雷认为,济南是一个东西狭长的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资源均受到很大制约,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两者设区实际上是济南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中“东拓”和“北进”的深化,是大势所趋。

  张新文县长说,眼下济南市区内已有50多家企业迁移到济阳,从中不难看出,一旦设区,会使得产业聚集效应更为明显,可以使济南在更大范围内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等资源,更有利于调整优化济南的产业发展布局。

  设区更需转变观念

  “撤市(县)设区本身的意义将远远超过设区成功本身。”章丘市长毕筱奇谈到,设区的背后也将是一场思维习惯的革命,发展眼光的革命。

  济阳县县长张新文认为,撤市(县)设区,就必须要在思想上真正融入大济南的框架中来,从济南的大局着眼搞发展,同时要聚集更多的人才到章丘和济阳来,因为设区同样需要智力上的保障。

  “我理解的大济南就是更大空间、更大层次,从这一点上说,章丘和济阳设区,都是大势所趋,对当地发展有利,对济南的发展有着更为深远和积极的影响。”毕市长表示,尽管审批过程可能会有难度,但他非常有信心。

  章丘市概况

  章丘市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人口99.1万。2005年GDP完成218亿元,境内财政收入完成19.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1亿元,列全国百强县(市)第47位,是山东省的10强县(市)。

  1945年8月,划为章丘、章历2县,属泰山专区。1950年4月,两县划归淄博专区,1953年9月,章历县并入章丘县,划归泰安专区。1958年8月,县迁明水。同年11月,泰安专区撤销,属济南市。1961年5月,泰安专区恢复,又划归泰安专区。1979年1月,复属济南市。1992年8月,撤章丘县设章丘市(县级)。

  济阳县概况

  济阳于公元1129年(金太宗天会七年)置县,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其位于古济水之北,故名济阳。全县辖8个镇1个办事处,850个行政村居,人口53万,面积1076平方公里,耕地100万亩。

  济阳县自1950年起属德州专区,此后,又经历了5次区划调整,先惠民、聊城,后淄博,又德州,1990年,划归济南市。

  2005年,全县GDP完成84.7亿元,增长17.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56亿元,增长48.4%;农民人均纯收入4068元,增长18.9%,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