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上海人——老乡述说心目中的陈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08:48 东方网

  今天,记者来到了陈健插队的地方,当年逊克县的双河大队现在已改名叫双河村了,虽然陈健因为工作调动离开村庄多年,但他总还是常常回到这块令他难忘的黑土地走走看看。

  老队长坦承表示过怀疑

  现年72岁的姜延滨当年是双河生产大队大队长,回忆起上海知青们的劳动生活表现

,他总是满口称赞,不过对陈健留下来的决心,他曾经也有些怀疑。逊克的上海知青都回城了,就剩下陈健自己一人留在这里,那也就是一句空话了,说不定哪天也就回城了。能在这儿守墓36年我几乎不敢相信。不过到最后一看,人家都走了他也没走,后来县里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他真就不走了。

  也就从那时开始,老队长姜延滨才相信陈健守墓不是一时冲动,心血来潮。从这一点来讲,姜延滨坦言,作为整个双河村老百姓来讲,现在没有人不佩服这个重情重义的上海人。

  老书记是入党介绍人

  

  离开双河村以后,陈健先后在县里的建筑公司当过建筑工人,在林业局的木材加工厂当过门卫,不过这两个单位如今都已倒闭。谈起陈健当年在木材加工厂工作时的状况,厂子里的老职工们交口称赞。

  原木材加工厂党支部书记吕殿刚这样告诉记者,陈健经常去单位的贫困职工、遗属和老弱病残的职工家庭,问寒问暖,尤其是在过年过节期间,或者是帮人家送衣送药,另外帮人家做点家务,劈点柴挑点水。

  吕殿刚还是陈健的入党介绍人,他说,陈健的家庭也比较困难,但还经常为更困难的人捐款,在厂里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党员、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

  老同事心里满是佩服

  

  木材加工厂倒闭后,陈健又被分配到林业局的木材检查站当检查员,直到四年前退休。和陈健共事过的现任站长(逊克县林业局二连检查站站长)姜文超记忆颇深。陈健身患腰间盘突出症,有的时候腰疼,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在那儿坐着。有人就劝他多休息,他说自己是一个党员,就得对得起自己的工作。有时候人家给他写恐吓信,扔到他家门口,他都不怕。

  地处小兴安岭的逊克是林业大县,一些不法人员铤而走险盗伐木材,认真检查过往木材的陈健成了他们的眼中钉,他们发现给陈健寄恐吓信没见效果,又展开了行贿攻势。前些年手机刚刚兴起,就有人给陈健还在上学的儿子送手机,陈健知道后,严厉训斥了儿子,并立即将手机还给人家。事后陈健对妻子和儿子说,咱们全家的一言一行,都要对得起死去的金训华。

  除了对亲人的思念,在漫长的岁月中,陈健还要克服艰苦的环境和忍受清贫的生活。儿子刚上大学时的学杂费,还是他瞒着家人去医院献血才凑齐的。

  姜文超站长现在一提起陈健,心里满是佩服。

  “儿子什么时候来上海?”

  平静生活中的母亲张玲娣思儿心切

  “就算在和前妻闹离婚的那段时间,陈健都不答应回上海,那时我就知道,儿子的根扎在黑土地上了。”昨晚,当记者问及陈健母亲张玲娣是否还想儿子回上海时,这位已经76岁高龄的老人平静地说,“现在我把身体养养好,就是对儿子最大的支持了。”

  老人居住的小区是典型的上海老式公房的小区,推开她的家门,一室户的房间虽然显得有些陈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厨房的碗筷整整齐齐地摆在水池边,卧房靠门的一张大床上铺着洗得有些发白的毛巾毯,红色的沙发上摆着鹅黄色的靠垫,而这一切都是由张老太一个人打理的。76岁的她一个人居住。

  作为独居老人,生活上的不便可想而知,难道不想让儿子回来陪伴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张老太显得非常平静,依旧带着笑容说道:“当年第一个媳妇和陈健闹离婚的时候,我前前后后跑了多少次派出所总算说好了可以让他回来,可是就算我在电话里哭着不停地求他,他都没有答应。所以我渐渐地也想明白了,儿子是在做好事,战友对他好,他也该对战友好,好人才能有好报啊。”

  记者打听之下发现,张老太的邻居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她的儿子原来是个“大名人”。楼道小组长严惠祥告诉记者,每次老人提到儿子都只是淡淡的一句“他在黑龙江”。

  比起张老太的“默默无闻”,陈健的妹妹陈翠华在单位就“出名”多了。昨晚正逢陈翠华当班,当记者向新新巴士公司的员工询问“谁是陈健的妹妹”时,大家都很热情地帮忙指路。陈翠华告诉记者,中午吃饭的时候就有同事把报道哥哥获奖的报纸给她看。

  见到陈健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嫂子的病好点没有?”陈翠华说道。而张老太一听能见到儿子,刚才还满嘴“已经不想儿子”的她,略显浑浊的眼神突然明亮起来,拉着记者的手追问道:“他什么时候来上海?"

  为拥有这样的老校友自豪

  母校等待陈健“返校”

  

  陈健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消息成了母校———延吉初级中学(原图门中学)师生的主要话题。

  老师们唯一的话题

  延吉初级中学校长包荣年告诉记者,得知2月9日晚上央视将播出陈健获奖的消息后,当天下午学校的公告栏就张贴了一张要求全体教师回家收看的通知。昨天一大早,当全校教师在学校食堂里吃早餐时,陈健成了大家唯一的话题。“我发现教师们对电视里播出的很多细节特别留心,比如陈健家的土炕,墙上挂的旧书包,还有他感动落泪的镜头。老师们都为拥有陈健这样的老校友而感到自豪,大家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分别发表着对陈健的看法,整个食堂里都只有同一种声音。”

  昨天正好是学生开学前返校的日子,当天,学校就把陈健的事迹向全校学生广播,还要求每个班级开学后的第一期黑板报也以陈健的事迹为主题。

  德育教育的典型教材

  

  包校长告诉记者,新学期学校正好要开展一系列德育教育,其中的主题之一就是“学会感恩”。“陈健的事迹就是再典型不过的感恩事迹,尽管整个故事读来有些凄凉和悲壮,但这绝对不妨碍他成为我们全校师生德育教育的典型教材。”

  当记者告诉包校长,下周一陈健将重返母校时,包校长说,我们一定要请陈健向全体师生讲话,主题就是“信守诺言、学会感恩”。

  街道书记想见陈健

  陈健老家所在的杨浦区长白街道党工委书记金继礼告诉记者,他也是知青,当年去了江西插队,他们这一代人,对于金训华的事迹都记得很清楚,他和金训华还是吴淞二中的校友。但是,金书记说,他一直不知道关于陈健的故事,更不知道陈健的母亲就在自己的街道居住。昨天,通过本报得知了陈健即将回到上海的消息后,金书记表示,他很想见见陈健,见见他的家人。

  “我们的社区里有这样一位感动中国的人物,大家都很自豪,尽管陈健不住在上海,但我们还是会把他的事迹通过我们自己的刊物向社区居民宣传。最近我们社区正在举行一个‘评选明星市民’的活动,我们会把陈健和他的母亲一起放入评选范围中。”金书记说,“没想到陈健的母亲在我们街道住了那么多年,其间从来没有向我们反映过他儿子的情况,默默无闻了36年。"

  诚信,比生命更重要

  我曾经在北大荒与陈健同在黑河地区插队,也知道当年那里出现过上海知青烈士金训华。

  认识陈健已经有近10年了,陈健守墓,我知道,那只是一个生者对死者之间的诺言,只是他一个自我良心的约束。可他却把它当成和自己的性命一样重要。他像是一个生死厮守的志士,也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隐士,隐遁在北大荒那片白桦林中。

  为了一句承诺,他竟然要面临离婚、父亲病逝、身患疾病和妻子身患尿毒症换肾等诸多困境,但是,陈健一诺千金,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诺言。他执拗地留在北大荒,守着金训华的墓地。这一守就是36年。36年呀,人,这一辈子能有几个36年?一个人把诺言守住了36年,我想,就是石头也会被感动得开花的。

  我不敢说陈健守墓的行为是一种伟大,但我敢说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崇高,一种令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关于承诺的崇高。

  与陈健相比,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曾记得,我不是也对别人作出过承诺吗?不是也许下很多的诺言吗?可又坚守了多少,随风飘逝了多少呢?一个诚信的社会正需要呼唤承诺的回归,我们谁都要学会感恩!

  采访陈健,我很感动。是的,想起陈健,我不能不为他感动,感动之余,更是长长的怅然。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是陈健,我能够做到吗?感动中,引起我深深的思考,那就是,生活中毕竟仍然有人在坚守着这块精神家园,陈健就是其中一个,他让我们看到了灿烂的文明、传统的美德得以传承。

  诚信在今天,可能比生命更重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