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理性看待中国经济学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09:42 东方网

  对主流经济学家的讨伐之声本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趋寥落,但到了2006年春,同样的话题却再度于网上兴起——近一周来,点进强国论坛等知名的网络社区,触目可及的是对中国经济学家及其他知识精英阶层的狂轰滥炸。仿佛只要经济学家一开口,或者为经济学家说句话,都无一例外的是在为“某个既得利益集团”代言,因而众网友砖头与口水齐飞,也就不在话下了。

  平心而论,中国经济学家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为市场经济建言献策的同时,他们是否因一己私利放弃了公共知识分子的信仰,堕落为所谓的“既得利益集团代言人”?对流传于坊间形形色色的《主流经济学家语录》,我们又应当如何看待?要清楚、完整地回答这些问题,一篇千字短文显然不够。在此,笔者仅仅打算从自身学习经济学的体会出发,做一些粗浅的讨论。

  记得在接触经济学之初,笔者就曾被郑重告知,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也就是说,经济学主要解决“世界是怎样”的问题,至于“世界应当怎样”,则是一个规范问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研究范畴。然而,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指出的那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在现实中,尤其是在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绝大多数的经济学研究都会或多或少得出一些带有明显政策偏向性的结论。由于现实生活纷繁复杂,而经济学研究本质上却是一种基于假设条件的逻辑推理,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为使结论正确可行,假设条件(包括由此设置的变量)必须尽可能多的囊括各种影响因素,但为使推理简单易行,又要求假设条件尽可能的简洁概括。因此,如何从众多因素中抽象出精当的假设条件与变量,一直是经济学中一门高深的学问。经济学理论中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著名定律,无一不是化繁为简、以小见大的完美范例,而对其运用稍有不慎,则往往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年前,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曾在新浪网上发表过一篇评论,题为《我反对补贴农业因为这会害了中国农民》(1月20日新浪网)。在这篇短文中,张五常先生提出,补贴农业将提高从事农业工作的收益,从而鼓励农民留于农业。但在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两亩的条件下,大量农民若留于农业,生活条件将很难得到改善。由此他认为,在2006年年初废除农业税后,政府不宜出台进一步的农业补贴政策,否则得不偿失。姑且不论张五常先生给出的政策建议是否正确,至少从经济学上看,他的推理并没有错。然而,对中国国情稍有了解的人不难想到,在城乡二元体制之下,农民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身份。与这种身份相联系的,是在就业、医保、教育等问题上长期存在的“次国民待遇”。如果这些状况得不到改善,即使对农业给予一定的补贴,也未必能吸引农民留于农业,更遑论会妨碍农业劳动力向工商业转移的大趋势。因此,张先生这个从经济逻辑上成立的推理,放到社会大背景中考量一下,就变得站不住脚了。

  更进一步的说,即使张先生没有陷入挂一漏万的推理错误,是否就意味着他会得出相反的结论?笔者认为未必。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学的核心议题是“产出最大化”。经济学中研究分配问题,是为了建立更有效率的激励机制,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增加产出。因此,对涉及到社会全局意义上的公平分配问题,经济学家研究起来难免要顾此失彼,进而得出“补贴农业会害了农民”这样一般人看来匪夷所思甚至居心不良的结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可见,当前网上流传的种种为世人诟病的《主流经济学家语录》,大多源于同样的失误——它们更多体现了经济学本身的局限,而非经济学家的道德缺陷,更不像某些人臆想的那样,成为经济学家为利益集团代言的证据。如果看不到这一点,片面否定我国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改革的贡献,将之妖魔化为一群无知无良无耻之徒,甚至对那些为经济学家说几句公道话的人也加以攻击谩骂,不仅不是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对真正解决问题也毫无助益。

  当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有关经济学家的争论还将继续。如何正确定位经济学家在改革中的角色,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香港大学教授丁学良的一番话笔者深以为然。丁教授认为:“很多人误认为发展经济就是经济学的事,其实不然。在任何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里,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法律、社会学、政治学包括经济学本身还有不同的学科……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像社会学重视的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公正,法学重视的是程序的公正,而政治学最重视的是政府的效率和成本。……只有让不同学科的人在一种正常的、常规的方式下,互相对话、互相辩论,然后才能让决策层汲取不同学科的合理经验,使之变成一个综合工程中的合理元素。”这番颇有见地的话与那句“国内合格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的著名论断实际上出自同一次访谈,却因为缺乏轰动效应,鲜见有媒体提起,甚至湮没在一片对主流经济学家的痛斥声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