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穿行在好习惯与坏习惯之间——读《寻找法律的印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10:16 检察日报

  

穿行在好习惯与坏习惯之间——读《寻找法律的印迹》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家里都要开个家庭会,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要在爸爸妈妈面前汇报一下自己上一年养成了哪些好习惯,去除了哪些坏习惯,包括是否养成了饭前洗手,不说脏话,见到长辈先问候等等。但无论如何,我们最终还得坦言承认,一些坏习惯最终也没有被克服。

  读了余定宇先生所著的《寻找法律的印迹》(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豁然发

现法律的成长一如我们自己的成长,竟也是穿行于好习惯与坏习惯之间,颇为艰难。正如作者在书的导言中所提示的:“一部漫长的世界法律史,其实,便是一部‘好习惯’与‘坏习惯’的漫长战争史,也是一部‘天理人权’与‘统治阶级意志’的激烈抗争史。”

  法律原初便是为了维护“好习惯”带来的和谐,这一点东西方并无什么差别。区别仅在于,东方从性善论出发,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要守住“善”,当然得以“礼”而“法”之;西方则不然,认为人天生就带有恶,这从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偷食禁果就被注定了,因此基督教让人不断反省并忏悔自己的恶,以便死后灵魂可以被天使引入天堂。

  性恶论引导西方人总是把目光落在人的坏习惯上,于是人们得通过契约的方式来建立各种规则,共同遵守,并凭借严厉的惩罚手段把这些规则“逼迫”成人们的习惯。比如书中讲述北美印第安人在雪地上看到一只带箭的鹿,会一直守候到猎人返回,然后平等地分享自己应得的一份。不要以为这些印第安人天生就懂得尊重别人的权利,实际上如果他“偷窃”了别人的成果,便会被部落交出去,任由对方处置。这样的好习惯,岂不是被“法”熏陶出来的吗?

  但是,培养好习惯的法律也不是轻而易举被制定出来的。诞生英国《大宪章》的那卷羊皮纸,如果没有温莎城堡前密林中几千把军刀的冷冷寒光,约翰王如何会心甘情愿地遵循若干限制王权的条款,受制于“假如国王违背诺言,贵族则有权拿起武器驱除暴君……全国人民都应站在起义者这一边”诸如此类条款的约束?

  许多时候,好习惯还来自于人对自己权利的执着与倔强。书中讲述的波茨坦郊外老磨坊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经典的事例。刚刚取得骄人战绩,不可一世的威廉一世,站在自己的行宫顶楼想欣赏一下自己“王土”上的美景,却被一座破旧的老磨坊拦了视线,这实在是败兴而又无法忍受的事情,但他的一声“拆掉它”的命令却碰到了“执行难”,甚至花钱买下来的让步都没能让那个倔老头磨坊主识趣,暴怒的威廉一世虽然用武力拆掉了老磨坊,但法律却最终战胜了强权,普鲁士最高法院的法官们破天荒地判决国王败诉,而国王也遵照判决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磨坊,倔老头也一分不少地拿到了赔款。当王权“老子天下第一”的坏习惯败在了法律的旗下,“法律权威高于一切”的好习惯还有什么理由不被养成?

  从历史上看,性善论并不必然带来好习惯,中国士大夫之所以竭力推崇仁、义、理、智、信,难道不正说明日常人们的行为中正缺少这些东西?而在封建专制的压制和扭曲中,我们所见多有强权对弱势的不仁,阿谀对忠诚的不义,暴力对思想的凌辱,奸诈对善良的进逼。由于始终缺少一个建立在人权平等基础上的度量,所以中国封建法律相当程度上只是不断用刑律证明善的悲壮,很难让人看到法律的正义。

  在《寻找法律的印迹》这本书中,从《汉谟拉比法典》、《摩西十诫》,到《大宪章》、《五月花公约》、《独立宣言》等,无一不让阅读者真切感受到好习惯背后那种对公平正义的执著追求和那种对自由文明生活的强烈渴盼,所有的一切都散发着法治不可阻挡的诱惑力,促使阅读者不断抽身回到现实中来,思考着我们迈向法治的脚步,还有多少坏习惯等待着我们去克服和改造。而当我们的内心逐渐清晰起来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们是否已有“为了正义,哪怕它天崩地裂”的勇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