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岭南或为华人发源地之一 紧接A1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10:18 大洋网-广州日报

  这是一个距今3.5万年至3.9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制造场,迄今已出土了6000多件器物,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100多米,一直由山坡延伸到海滩,海水淹着的部分有多大还不知道,退潮时可以见到的距离已经有20多米。

  根据现场考证,张镇洪眼前浮现出了当时人们制造石器的场景:他们在离海平面几十米高的陡峭悬崖上将岩石凿开,石块顺着岩壁滚落到海边,大量制造工人在海岸边对石块

进行加工。海边一块表面平整的岩石应该正是工人们的工作台,几个人围着这个岩石,从岩石两侧凿取材料,在岩石上方的平面上进行打磨加工……

  张镇洪告诉记者,经过考证,此次发现的打制石器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中、晚期,甚至有新石器时代早期技术所具有的特点,而且其制造技术之全面,在国内还未发现过。这为岭南地区乃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旧石器文化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内地研究人类起源的权威、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智新在春节前专程赶到了香港,亲临现场进行考察后认为,该遗址将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大量的实物证据。

  “在目前华南地区发现人类化石数量太少的情况下,这个旧石器时代加工场的石器密度之高、种类之丰富及加工技术之全面实属罕见。”张镇洪认为,岭南地区可能不仅仅是人们认为的一个桥梁地带和中转站,同时可能是现代华人的发源地。

  张镇洪说,此次考古发现其实只是相关遗址“露了个头”,相信类似的遗址会在周边地区不断被发现,在包括广东在内的周边地区寻找它们的“前辈”或“兄弟”、“堂兄弟”,将是更重要的任务。通过这些遗址可以了解古人的活动情况,他们的石器技术、生存方式等等,寻找和非洲及中东地区类似的旧石器加工工具和加工技术,尤其是关注五六万年前可能发生过的重大转变和过渡。

  为了能够亲身感受这个有着如此巨大考古意义的旧石器遗址,本报记者专门奔赴香港,在发现者之一———吴伟鸿的带领下,来到了这个位于香港企岭下海海边的遗址现场。

  古人类居住及石器交易所

  很可能就在企岭下海海底

  黄地峒遗址位于香港西贡的一个小村庄———榕树澳村附近,这里青山绿水,环境保护得相当好,全村不过一二十户人家,颇有世外桃源的味道。遗址附近的企岭下海如一个喇叭形,周边山峦起伏。

  沿着陡峭的山路,记者来到了刚刚被回填的二次挖掘的现场。两个长方形的坑内,埋藏着大量的石器。在绳索的帮助下,记者向上来到了一个较大型的采石场。在这里,两个垂直相交的凝灰岩石壁展现在眼前,一面石壁黑色,另一面石壁则为米黄色。吴伟鸿介绍说,米黄色是凝灰岩风化后的颜色。黑色的凝灰岩底部,到处都是被打凿剥削的印痕。“你看,这些凝灰岩的石质很硬,比玻璃还硬,所以是古人类制作石器的最好原材料。”吴伟鸿摸着黑色岩石告诉记者。在这里,考古工作者用钢钉和细绳,以一平方米为单位,划出了高三米,宽2.5米的区域,以便对其中挖掘出来的石器石片进行分类和编号。

  据吴伟鸿介绍,目前的成果只不过是整个旧石器制造遗址的一小部分而已。因为在3万年前,黄地峒的海平面要比现在的低100多米,因此,肯定还会有大量的石器被淹没在海水下面。吴伟鸿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弄到了黄地峒附近的航空图,由于采石场的土层较薄,所以其上层的植被就会不同于其他土层较厚的山地,绿色植物较少,通过这个特征,我们再将航空图和千分之一的地形图一比较就发现,黄地峒附近还存在着数个有可能是采石场的地方,将来还会对这些地方进行挖掘。”

  一个疑问一直萦绕着吴伟鸿,因为目前发现的都是古人类采集石料、并加工制作石器的现场,“但是古人类居住和进行石器交易的地方在哪里?”“我们会对企岭下海附近再进行一次调查。我们认为,当时古人类居住以及进行石器交易的场所,很可能就在企岭下海海底。因为在3万年前,这一带是河谷,古人类很可能居住在山脚位置,但是上山采石,并沿着河谷外出从事交易,而大量的石器会通过这些交易活动,而散播到整个广东地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