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大荒白酒洒向皑皑大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10:55 东方网-劳动报

  特派记者费凡平

  本报记者和陈健昨在金训华墓前忆当年

  在陵园中静静地清扫着

  也许因为当年我曾与金训华同在黑河地区下乡插队的缘故,所以他一直镌刻在我的记忆中,如同那块神奇的黑土地难以抹去。我几次重返黑土地,又几次与逊克擦肩而过,几乎成了生命中的一种遗憾。我与陈健早在8年前就采访认识了。这次我们电话又一次相约在逊克的金训华的墓前。

  我乘坐的丰田越野车在黑土地上奔驰,向南近小兴安岭、北临黑龙江的逊克县城进发。到了县城,金训华的墓地就在城南不远处的烈士陵园里。

  陵园很大很深,足有10个篮球场这样大,园里青松苍翠一片寂静。

  正午的阳光下,唯有一个身穿森警制服的中年人弯着腰,正在静静的陵园里为金训华的墓地清扫着岁月和风雨堆积的尘埃。他就是金训华的守墓人———陈健,几年不见,陈健已经显得苍老许多,但精神还是那样充沛。

  走进陵园,与陵园内其他墓地相比,金训华的墓显得特别新,特别干净,墓前不仅有敬献的花圈,还有不少馒头和鲜果以及一瓶原封未动的北大荒白酒。

  把北大荒白酒洒在墓前

  我怀着深深的敬意朝长眠在此的金训华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和陈健又一次重逢在墓地,两个男人的手紧紧相握在一起,相握在墓前久久不愿松开……互道一声“你好!”眼眶分明有些湿润。往事如烟,全部展现眼前,面对陈健这位守信的勇者,我惭愧,因为,我毕竟成了历史的“逃兵”。我黯然泪下,我把带去的一瓶北大荒白酒,洒在了寂静的墓前,以寄托那绵绵的哀思。

  摆在县烈士陵园金训华墓前的那些花圈、馒头、新果和白酒,也是不久前,陈健专程陪同战友前来墓地祭扫时敬献的。此刻,陈健与我相逢于烈士墓前。面对上海当年的知青战友,他有些激动,以致泪水禁不住要涌出眼眶。

  面对陈健我忍不住这样问道:“难道,你真的不想回上海吗?”

  “不,我不是不想回上海,我也不是没有返城的机会,我留下来,就为坚守自己36年前的一个诺言,人不能言而无信。”陈健回答道。

  石材老板捐建新墓碑

  墓地唯一变化就是现在的墓碑已经换成新的了。陈健告诉我,这是一位热心的做石材的福建老板,去年8月14日,为36年前因抢救国家财产而光荣献身的上海知青金训华烈士新建的一座花岗岩墓碑。

  这位热心的总经理名叫辛振钦,他是去年看了中央电视台“心愿之旅”节目的一则报道之后,当即决定为金训华烈士捐建墓碑。从2005年6月起,辛老板用一个多月的时间选用花岗岩石材,经过精心设计、加工成组合式墓碑。墓碑总重量为5吨,辛老板和一名技术人员从福建直接运送到了逊克县,经过2天的施工组装,赶在了金训华遇难纪念日———8月15日的前一天落成。

  这座塔形花岗岩墓碑选用山西黑、印度红、南非橄榄绿和福建芝麻白4种颜色的特殊石料建造而成。墓的两侧,一侧是原《红旗》杂志1969年第2期封面水粉画《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另一侧刻着金训华同志的生平。墓碑的后面雕刻着金训华生前的誓言:“活着就要拼命干,一生献给毛主席。”

  这位50多岁的辛老板接受采访时说,他还要捐款全面修缮金训华烈士墓,完成相应工程。

  告别墓地,归途一片白雪皑皑,此刻,当我把深邃的目光投向身后的黑土地时,大地上仿佛镌刻着这样一行金色的大字:无论欢乐还是磨难,那时代的一切都是馈赠!

  (黑龙江逊克县2月11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