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江阴职技院实现人才与市场“无缝对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5:46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报讯(记者苏雁通讯员方雪梅)日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化纺系教师计建洪利用化工分析室为江阴实益毛纺有限公司完成了污水处理装置的更新,还完成了4篇专业论文。该学院立足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围绕市场培育人才,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双赢的高职发展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互建基地”确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框架。学院依托江阴的支柱产业,以“1.5+1.

5”或“2+1”的培养方式,与江阴双良集团公司等形成了“定向招生、双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2002年,学院为申达集团、双良集团定向招收了70多名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经学生本人申请、学院审核、企业面试等规范操作,70多名学生分别组建成“双良班”和“申达班”。在学院完成基础理论教学之后的大二下半学期,企业派出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讲师团来学院,结合企业的工艺流程对学生开设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水控制、电控制等相关课程。大三时,学生前4个月参与企业项目的安装与调试,后6个月在厂里定岗、定员、定位结合毕业设计进行顶岗实践。2004年11月9日,双良集团出资近百万元,将双良班的21名学生送至北京燕山石化集团公司进行为期10个月的顶岗实习,这些从北京回来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为公司“顶梁柱”。学院在10多个专业中开设了30多个定向班,化纺系定向班的覆盖面达到了85%。

  “科研开发”延伸“双赢”支点。江阴企业正处于成长期,他们的产品大多需要更新换代,而又苦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据此,学院积极鼓励全院专业教师下企业,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另一方面则要求他们参与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工作。“超声聚焦无损伤海扶技术手术刀”、“路桥全封闭弹性结合件”等10多个科研项目都已获得成功。

  “产业渗透”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学院利用“PLC实验室”、“化工分析室”、“小样设计室”、“服装技能鉴定站”、“体能测试中心”等实验中心开展对外技术服务,甚至直接参与企业的规模生产,真正实现了学院与企业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张素俭老师利用“小样设计室”先后为江阴澄德纺织有限公司、山东泰安岱银金容毛纺织有限公司设计制作了大量纺织样品,还参与了蝶美集团本年度的新品开发。学院院长张曾乾告诉记者,这种联合,使企业不再需要为某个单一的测试项目去添置昂贵的仪器设备和培训专业人员,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和投资风险;而学院也可以由此增强师生的实践技能,提高教育质量,扩大职教的社会影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