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化强市看聊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9:36 光明网-光明日报

  水与文化相得益彰

  走进山东聊城,人们会惊喜地发现:湖泊河流纵横交错、流光溢彩;古城在湖中,湖在新城内,城湖河浑然一体。

  一个城市发展的最大潜力,在于个性和特色。“聊城是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共同孕

育的一座古城,它的特色在于水,而灵魂在于文化。”聊城市委书记郭兆信这样阐述“江北水城”的水与文化。

  拥有5平方公里水面的东昌湖,两条河流穿城而过水面积达7平方公里之多,连同沟通河湖的大小沟渠,城区水域面积已超过13平方公里,占了全城的三分之一。聊城市紧紧围绕着打造“江北水城”品牌,把“水”的文章做大,把“水”的文章做出特色。

  “聊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国保单位5处,省保单位13处,特别是光岳楼、山陕会馆、海源阁等一批国家级文物单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说起聊城的文化资源,市文化局局长殷立森如数家珍。在打造“江北水城”城市品牌的过程中,聊城市发挥这一优势,对古城区和古文化景点进行保护、维修,使其成为水城最靓丽的地方,为城市品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聊城市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投资近7亿元,开发建设了东昌湖、古运河、徒骇河三大景区。通过对“江北水城”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进行策划和包装,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促销,聊城旅游正在融入全省、全国旅游的大环境中,与济南、泰安、安阳、邯郸等城市联合起来,形成大旅游圈。

  推窗见碧水,出行过石桥。聊城市精心打造“江北水城”这一强势品牌,如今,它已成为一个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美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城市。

  从“办文化”到“管文化”

  “建设文化大市必须坚持走文化创新的路子,树立‘大文化’的观念”,聊城市委副书记金维民认为,文化注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部门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

  近年来,聊城市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富有特色的文化大市的奋斗目标,制订了《2003-2007文化大市建设规划纲要》。

  首先是在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几年来,聊城市将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总投资达到了3亿多元。先后建设了聊城市图书馆、中国蒲公英少儿杂技基地暨聊城市杂技团、水城明珠大剧场、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和市豫剧团剧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同时,基层文化也得到了加强。这些文化设施的建设勾画了聊城文化强市的蓝图,彻底改变了文化设施陈旧落后的局面。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是聊城的得意之笔。聊城将全年的文化活动,通过巾帼文化艺术节、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等专题活动贯串下来,通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树立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

  发掘文化生产力

  今年春节,记者在聊城采访时发现,这里处处欢歌笑语,人气极旺。游客舞龙狮,逛庙会,看演出,游花车,赏湖品茗,留连忘返。“办好文化节,发掘文化生产力,给我们带来了真真正正的实惠。”当地群众非常自豪,引以为荣。

  到聊城观光,很多名人陈列馆成了游客们的向往之地,参观人群络绎不绝,“名人效应”可见一斑。为了充分展示挖掘城市文化内涵,近年来,聊城市建设了范筑先纪念馆、孔繁森纪念馆、傅斯年陈列馆等,这些名人馆的建设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促进聊城文化发展和旅游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运河的开凿,为聊城带来了数百年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形成了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为了加强对运河文化的调查和研究,做好运河文物保护工作,聊城市成立了运河文化研究促进会,同时以发展运河文化大旅游为目标,制定了整体开发规划,以运河为纽带把沿运河人文自然景点串联起来,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如此大手笔的建设文化设施,钱从哪里来?聊城市给出的答案是: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与省属聊城大学合作共建图书馆。市政府投资1400万元,聊城市民便拥有了一座需要投资5000万元的图书馆。他们通过土地置换,为聊城市杂技团建起了高标准的剧场,剧场既可以排练节目,也可以进行演出、会议旅游接待。聊城市京剧团剧场、水城明珠大剧场,均按此理念修建,用是一剧场,游是一景点。

  2002年以来,聊城市通过市场运作,连续举办了3年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政府实现了从拿钱办节到不拿钱办节的过渡,旅游节越办越有活力。山陕会馆庙会中断了几十年,通过办旅游节得以恢复;一些几近失传的民间艺术得以挖掘并发扬光大。

  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文环境和发展环境,才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发展。有关资料显示:去年,聊城接待国内外游客385.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48亿元,比上年增长48.1%。聊城市的外来投资逐年增加,去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实现了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