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市场包工头仍唱“主角”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10:14 大洋网-广州日报 |
本报讯 (记者倪明)根据建设部要求,我国将在3年内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逐步取消建筑劳务领域的包工头,在建筑劳务市场活跃了20年的包工头将退出历史舞台。 按照惯例,元宵节一过,各个工地就要开工了。新年伊始,有多少农民工通过建筑劳务公司找到工作?收编包工头进展如何?记者连日调查发现,劳务公司尚未迎来春天,建 筑市场上仍是包工头唱“主角”,沉重的负担令劳务公司举步维艰。专家呼吁,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才能令包工头退出历史舞台。政策:3年内逐步收编包工头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其增加值约占GDP的7%,吸纳的农民工已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据粗略统计,包工头式用工在我国建筑劳务用工中所占比例约为八成。 建设部计划,我国将在3年内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农民工将基本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直接吸纳,让有法人资格的建筑企业顺利取代包工头、建筑农民工顺利地“变身”为建筑工人。 广州市劳动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工作将争取于今年第一季度启动。届时,市建委将明确劳务公司的准入条件,劳动保障部门将对全市劳务公司实行监管。劳务公司将和建筑工地的项目部签订合同,工人工资由劳务公司和工地项目部结算,并由劳务公司发放到工人手中。 据估计,广州市共有3000多个在建工地,外来务工人员起码有30万~50万。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取得资质的建筑劳务企业有30余家(只占建筑业企业总量的3%),但大部分都是“空壳”(挂在施工企业名下,没有实际运作),而施工企业九成采用的是包工头拉来的农民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包工头难谢幕呢? 症结一:税费负担沉重令劳务公司叫苦连天。据了解,按目前的税收政策,每一项工程,总承包企业已经按工程总额缴纳营业税,其中已包含了人工费。可是如果将劳务分包作为独立法人的建筑劳务企业,仍要再交营业税。一位姓杨的包工头私底下告诉记者,“做劳务公司费用这么高,不如做包工头,可以逃税、不交纳社保费、工伤保险费,才能以较低的承包价拿到工程。” 症结二:小劳务公司难替民工维权。与包工头相比,劳务公司能给农民工代来什么利益,是农民工最关心的。然而,目前,劳务公司能给农民工的仅仅是一份维权依据———劳务合同,与农民工的期待显然相差甚远。记者了解到,由于一些施工企业不把劳动保证金给劳务企业,劳务企业无法兑现国家规定的要为农民工办理工伤医疗、或综合保险等社会保险。 症结三:市场恶性竞争包工头有缝可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包工头认为,目前全面取缔包工头不现实,当前的农村劳务市场并不规范,不能向农民工提供及时的用工信息,在供与求之间只要有缝隙,就会有包工头出现。 专家:出台政策引导包工头转正 “如果我们建立起了健全的农民工用工体制,政府服务能够到位,农民工自然不需要包工头,包工头自然失去了市场存在的价值。”专家认为,在淘汰不具资质的包工头的同时,有关部门应主动进行引导,尽快出台对建筑劳务企业减免税费等配套政策,使那些有意愿、有实力的包工头能够公平地取得建筑分包商的资质。 专家指出,有关部门也要承担原来由包工头承担的服务功能,方便农民工进入建筑劳务市场,在三年过渡期内规范建筑分包商的同时,维持灵活的招工方式;从长期来看,还需建立起触角伸及基层的劳务市场。如此,规范并搭建了新的舞台,才能让包工头退出历史舞台。 新闻名词 包工头,这个中国辞海里出现的新名词,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当城市发展需要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进城找工作之时,包工头作为一种满足供求双方需求的职业介绍,便在改革开放之初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包工头群体逐渐分化。一些包工头开始包工包料,寻找挂靠的建设单位;一些则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成立建筑企业,也开始拖欠包工头的工钱。包工头开始垫付工程款,完工后在结算单上经常和发包方发生争执,一笔款项要拖很久才能到位,利润也在萎缩。 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以包工头牵头组成的劳务队伍已成为我国建筑劳务市场的主流群体。近年来,包工头不再是“泥瓦匠”的天下,一些高学历的专业人士也踏入这个行业,不少包工头纷纷“洗脚上岸”成立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