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所公立小学的百年风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10:47 南方日报

  本报记者周智琛通讯员叶映云

  迷乱纷繁的霓虹灯、震耳欲聋的广告音乐,每一个街口都黑压压地挤满了等待绿灯的路人。一拨又一拨人流交汇的时候,就像海水撞击在一起。

  这是东莞莞城区万寿路附近的街景,许多人可能没有料到,名满东莞的百年名校—

—莞城中心小学就藏在了这里——万寿路28号。更令人奇怪的是,四周的纷杂似乎无法挤兑它作为一所校园该有的宁静和从容。

  2月10日,已近黄昏。记者来到这里,校门口专门开设的校庆办公室里一片忙碌,穿过这间办公室便是学校的大天井,一群群穿着蓝色校服的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为校庆庆典晚会紧张地排练着,在他们旁边,所有的树上都高高挂起了彩球和各式标语。

  “再过两天,我们学校的百年校庆就正式开幕了,现在全校师生都特别忙,也特别高兴。”校办的一位老师带着记者边走边说。她的话音刚落,有一支队伍排练结束,两位年幼的女娃娃一点儿也不嫌累,转眼就在大榕树下玩起了“锤子剪刀布”的游戏来。

  记者走遍校园发现,这里的校舍丝毫没有百年历史的沧桑感。但如果你置身其中,亲身感受学校里每个人透露出的那份温婉和从容,就会明白,这种情怀和素养,没有历史的沉淀是做不到的。

  14次易名7次迁址

  “作为一所一开始就属于公办性质的小学,能够百年风雨兼程又成绩斐然,不仅仅在东莞,乃至于广东,都少之又少。”

  梁惠权嘴里蹦出的这句话颇具诗意。他今年40岁不到,拥有广东小学特级教师资历,是莞城中心小学第25任校长,话不多,却坦率而直白。

  关于学校的历史,梁惠权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这所学校目前有48个教学班,学生2716人,教职工132人,学校占地面积10888平方米,建筑面积16886平方米。学校前身是东莞高等小学堂,创立于1906年。“百年沧桑,学校十四次易名,七迁校址,五改学制,四扩分校;二十多任校长,数百名教师和两万名学子薪火相传,创立、继承和发扬了优良的学校传统,成为东莞历来最具知名度的小学。”说起这点他非常自豪,同时坦陈,作为这样的学校校长,压力很大。

  可以说,这所小学是在重教文化传统下集体作为的产物,而这样的精神血脉一直流淌于莞城中心小学的校史里。

  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莞城中心小学应运而生。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底筹建,第二年春季就开学招生。冠名“东莞高等小学堂”,可见这所小学当时承担的社会责任之大、所处社会地位之高。当时招收的学生都要经过严格考试,毕业生按成绩高低分别奖以廪生、增生、附生名义录取。当时学校的教育设施颇为齐全,在莞邑小学中首屈一指。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学校逐步向现代化教育过渡。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教学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在德育以及学生管理方面创出特色,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优胜地位。学校重视德育,认为“管训重于教学”,每周以一种主题为训育中心,让儿童能于每周得到一种德性的认识与信仰,以促其实行,而收训育之实效。在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下,学生爱国情绪高涨。五四运动期间,师生参加爱国示威游行,抵制、烧毁日货;抗日战争前夕,学校成立救国宣传队,并写文章批评当局政府。学生能如此深明大义,敢贬政弊,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可见学校德育实有成效。

  学校虽因各种因素几度迁址易名但最终留存下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保护莞城中心小学文脉的坚持。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这所学校能够存在,东莞人甚至把学校迁移到香港短暂办学而不让其消亡。

  随历史变迁,这种重教之风愈发浓厚,在时下城区“寸土寸金”的形势下,东莞市委市政府将所用地无偿划给中心小学作扩建用途,莞城区政府更是规划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高品位地扩建及重建中心小学,务求使中心小学成为一所融古今文化于一体,承岭南学舍特色与现代教育技术于一隅的精品校园。

  科学机制培育名师

  在采访中,许多老师都表示,能在这里迎来百年校庆,是一种光荣。而对有些老师来说,甚至是一种庆幸。

  因为学校历史悠久,成就名震四方。这些景观印在人们的脑海里,变成了一种学校精神的象征。因此,想进入这所小学从教,便有着高高的门槛。

  “我们一直在坚持,在对待引进师资这个问题上。”校长梁惠权面对记者沉默几秒钟后说,“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在师资上保持强大竞争力。现在,人才要进来,市内教师起码要有获得市级教学一等奖的资历,市外的老师必须有省级教学奖,而对于大学毕业生,我们得通过充分考察,确认这个人有巨大的潜力才让他们进来,而且必须要经过几年磨炼和观察才能转正。”

  门槛可谓“高得离谱”。但莞城中心小学默契、融洽、创新的气氛让老师们感觉很舒服。“在这里工作生活充满竞争,但是我们都想做点事,创新教学,办出名校固有的特色,这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梁惠权称,2004年,学校进一步完善科学激励机制,形成富有激励驱动效应的“莞城中心小学教师激励方案”。该方案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部分。精神激励是启动学校活动的重要支点。每学期学校按一定的标准分别评出“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师、“十佳”教改积极分子、“十佳”成绩优异个人、“十佳”教学进步个人等。物质奖励是把浮动奖与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实行“合格考核+等次考核+荣誉奖励”的教师评定方法。科学激励方案的实施,使学校的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大大激发了教师的潜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学校多年的历史积奠和科学的激励机制,让教师在这里得到充分的成长,一代代的名师从这里走了出来。在历任校长中有知名的徐月泉、张树森、王乐,还有获省、国家奖项的王炳南、王应坚、梁惠权校长和巫燕玲、李浩芬、简复珍、黄旭珍、陈燕梅副校长。在莞城的其他小学中,实验小学的前任校长李浩芬、冯雪萍、现任副校长黄善厚,建设小学校长庾瑞祥、副校长徐丽鸾,阮涌小学现任校长庾慧玲,英文实验学校负责人黄旭珍,均出自中心小学。还有王炳南校长和王应坚校长退休后还分别受聘任过莞城区外的阳光小学、东华小学以及光明小学的校长之职。他们把中心小学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校风带到各校,把这些学校办成了东莞具有高知名度的小学,展现了莞城中心小学雄厚的教育资源和强烈的辐射力。

  英才辈出辉耀莞邑

  一所百年名校必定和培养英才有关,在这方面,莞城中心小学在东莞的小学中最为出色。

  在众多的学生中,有辛亥革命的莞邑志士张孟荣、张伯和,黄花岗起义敢死队队长莫纪彭,东莞县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莫萃华,东莞县第一任团委书记李本立;有建国前东莞县县长张我东、邓庆史,虎门要塞司令何振;有北京大学教授毛赞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何镜堂,考古学佼佼者张镇洪,著名运动生物化学家冯炜权,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教授钟沃坚,东莞文史学者杨宝霖,广东省著名中医何炎燊,主任医师马凤彬、陈国明;著名书法家何为、高级作曲家李鸿基、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赵剑斐,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黄焕祥,东莞“千角灯”(获“中华第一灯”)惟一传人张佛;有东纵老战士国家航天部干部刘百刚,国家统计局副司长尹大任,东莞建国后第一名女外交战士杜鹃,广州军区副师级工程师何贵和,东莞市原人大主任李汉松,原政协副主席邓国强,现任副市长张顺光,接待处处长任新合,城建规划局局长朱川,教育局局长杨晓棠,佛山市税务局局长李光辉,肇庆市建委退休老干部陈华;有东莞中学前任名校长卢彭铿、何立民;有澳洲华侨总商会副主席唐国琳;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祁达才等等。

  短评

  百年品牌该如何利用

  周智琛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高度重视和推崇百年大学、百年中学,却忽视小学中的百年“老店”。百年小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曾扮演“领跑者”角色,也是东莞近代教育的标记,这笔教育历史资源应引起社会重视,需好好保护、挖掘和传承。

  现在东莞所有的学校中,堪称“百年老店”的只有三所,而小学仅有一所。于是,百年品牌如何利用,悠悠百年光华如何长耀后人等话题显得意义重大。

  莞城中心小学搞百年校庆的经验值得激赏。这所学校到2006年2月5日才是校庆,但是早在去年春天,他们就宣言从那时开始就是校庆,整个筹划准备的过程就是校庆。这中间重视的是校庆的过程:编校史、写名人也并非只是想出书、立传,而是在编校史的过程中总结办学经验、提炼办学思想,从知名人、颂名人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其成功的所在,他们重视的是传统及精神的继承;他们寻校友、录名册,也并非图个热闹或者要为学校捐助些什么,而是想通过联络,为历届校友们提供一处交流的空间、一个联谊的平台,这中间重视的是母校的情结及师生情谊的凝聚;他们搞展览、摆业绩,并非是想炫耀什么,而是要从前人的成功及荣誉中振奋精神,汲取更上一层楼的信心及勇气。

  “知历史而想未来,承传统而谋发展”,因此,他们所做的,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

  当然,关注百年小学,还可以盘活资源,分类指导,发挥、放大他们的品牌效应;组织专家给学校提供决策咨询,帮助他们认识“百年”的价值,寻找传承、创新良方。同时,百年小学的历史资源应让社会共享,区教育部门可在区内集中设立校史陈列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

  古树代表着历史,孩子象征着希望。莞城中心小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资料图片

  上世纪30年代的大雄宝殿,曾是教师办公场所,现建成资福楼。资料图片

  清光绪年间重修的古舍利塔为校园增添了不少古朴的雅趣。何建文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