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千年传唱 千人对唱客家山歌昨唱进吉尼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11:0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千年传唱千人对唱客家山歌昨唱进吉尼斯(图)

  千人山歌对唱。

  昨日下午,梅州客家山歌旅游节正式拉开帷幕,梅城成了歌舞的海洋。参加梅州客家山歌旅游节巡游的39辆花车和由5400多名群众组成的客家文艺民俗游行表演队伍,将狗年

元宵的梅城闹得红红火火,10万市民走上街头,争睹梅州历史上盛况空前的客家盛事。

  下午3时,当梅县代表队1200人表演的山歌大对唱《客家山歌特出名》的歌声还在广场上空回响,来自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的使者便激动地上台宣布:由梅州客家山歌旅游节组织的千人山歌大对唱《客家山歌特出名》,打破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并向梅州市领导颁发了证书。传唱千年梅州客家山歌终于唱进了吉尼斯。文/图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何志林、饶延志、饶迎春

  历史:山歌见证客家迁徙传唱千年

  客家人爱唱歌,确是到了“一日三餐歌送饭”的地步,人们上山打柴,下地犁田,谈情说爱,甚至开会发言,都用山歌。每逢元宵或中秋佳节,各县(市、区)都有山歌赛事,从1984年开始,梅州市把每年中秋节定为山歌节。

  梅州著名山歌大师汤明哲告诉记者,客家山歌也是音乐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梅州客家山歌唱腔曲调因地因人不同,有近百种唱腔,具有浓郁的客家地方特色,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现在国家和省、市都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保存、弘扬,客家山歌今年已列入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前年和去年,他都应邀到央视表演和录制节目向世界播放。

  辉煌:梅县客家山歌唱进了中南海

  据了解,梅州客家山歌不但客家人爱唱、爱听,它还唱进了中南海。

  1958年,毛泽东主席来广东视察,晚上广东省领导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邀请文艺团体招待演出,当华南歌舞团山歌手李月娇演出清脆、委婉、圆润、动听的梅县松口山歌时,毛主席鼓掌叫好,他称赞这个演员山歌唱得好。

  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广东从化县松涛宾馆疗养,华南歌舞团前来举行慰问演出,当演员曾新芬用客家话演唱五句板时,周总理觉得很好听。合影结束后,周总理走前去与她握手,还问她会不会唱松口山歌。

  1965年,郭沫若同志前来梅县视察,在与梅县领导主持的干部座谈会上,郭沫若同志当场咏唱了一首山歌:“梅江浩浩东南去,鼓荡熏风据上游。健妇把犁同铁汉,山歌入夜唱丰收。”郭沫若同志用松口山歌表达了其诗人情怀,受到全场干部热烈鼓掌叫好。

  传承:山歌班办进大、中、小学

  梅州市委副书记古小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如今的客家山歌也在与时俱进,它从过去在山里乡间流行的山歌小调演变成我省生气勃勃的地方剧种。

  前年梅州山歌剧团创作演出的山歌剧《等郎妹》,在参加省艺术节表演获得了全部大奖中的10个第一;去年梅州山歌剧团创作演出的山歌剧《山魂》也拿了8个大奖。

  为了培养客家山歌人才,梅州除了办艺术学校培养新一代山歌手外,还组织山歌大师们挖掘整理出版传统山歌曲目,并在嘉应学院和全市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办山歌班,让山歌老师进校教学,深受学校和孩子们的欢迎。

  据了解,客家山歌在梅州一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小资料

  据了解,客家山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上继《诗经》、汉魏乐府,后吸收了南方各地民歌的精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构上,多为七言四句,一二四句或逢双句押平声韵;修辞手法为赋、比、兴、重叠、双关等,尤以双关见长,能独树一帜;运用客家方言、群众口语,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押韵上口、风趣幽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关新闻

  梅州客家山歌旅游节 招商引来投资435亿

  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通讯员凌峰)昨日,梅州客家山歌旅游节招商洽谈会传出喜讯:这次招商签约项目200多个,投资总额达435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额达1亿元以上的项目便有87个,投资总额达270亿元。为近年来梅州招商签约项目和投资总额最多的一次。

  据梅州市市长何正拔介绍,梅州借助客家山歌旅游节这一平台,以歌联谊、以歌传情、以歌为媒,加强了与海内外乡亲、企业界朋友的沟通联络,掀起招商引资、旅游发展的热潮,必将能促进梅州经济实现新的腾飞,梅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据悉,昨日签约的项目包括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电子信息、新型线路板产业,主要涉及电子、机械、电力、旅游等行业,投资商分别来自珠三角和潮汕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还有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地。其中有3家为全国500强企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