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百年老宅的寂寞守护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10:20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百年老宅的寂寞守护人(图)

  李振亚讲起老宅的故事如数家珍。

  

百年老宅的寂寞守护人(图)

  在李振亚眼里老宅的每一扇门都有一段历史。

  

百年老宅的寂寞守护人(图)

  精美的雕刻历经磨难。特别提示

  他一辈子没结过婚,没有老伴,没有儿女,一人吃饱,全家不饥,空荡荡的大屋里只有他一个人的身影,可是老人从来没有感到寂寞过,他自打1944年出生在这座老宅,半个多世纪都陪伴着老宅……

  2006年除夕,西安城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大半个晚上,喜庆的人们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就在这同一片天空下,一位花甲老人却独守在自家的大瓦房里,默默地度过这普天同庆的时光。

  这样的日子,他已经度过好多个年头,早就习以为常了。

  瘦削的身材显得精干利落,花白头发下闪烁着一对矍铄的眼神,眉宇间凝聚着一种旺盛的活力。

  老人一辈子没结过婚,没有老伴,没有儿女,一人吃饱,全家不饥,空荡荡的大屋里只有他一个人的身影,可是老人从来没有感到寂寞过,他自打1944年出生在这座老宅,半个多世纪都陪伴着老宅,他对老宅倾注着深厚的感情,这里的箱柜、桌椅、门雕、窗雕、砖雕、门额、裙板,都是他最最痛爱的儿女,在几十年坎坷的风风雨雨中小心地守候着他们,呵护着他们。老人的一招一式,都使我懂得了什么叫“如数家珍”。

  老人叫李振亚,他心爱的老宅坐落在城隍庙北侧的光明巷45号。

  痴情的诉说

  春节后一个飘着雪花的下午,我叩响了这座百年老宅紧闭的院门。

  门内是一处狭窄的小院,紧邻一幢高大的双层瓦房。斑驳的门、萧索的柱、残缺的墙、歪斜的木梯,尽在诉说百年的沧桑。十余平方米的南屋是老人的书房兼厨房,一墙之隔便是卧室。他大部分的起居活动都在这片天地里。

  了解了我的采访意图后,显得很有接待经验的老人从屋外搬来两块自己制作的简陋展板,上面有老宅的一整套照片,还有介绍家世和老宅渊源的说明文字,指着展板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李振亚的曾祖父李永茂曾经是个商人,成功的经营使得他在清朝咸丰道光年间给李家置下一大院房产,正门原在狮子庙街。李振亚的父亲在义学担任美术教师。李振亚是李永茂的第五代传人。他曾是一家钢管厂的模具钳工,上世纪七十年代便自动离职了。

  春风得意的李永茂当年建房时一定花费了不少银两,房屋盖得宽敞、大气,在室内布置装修方面动了不少心思,留下了一件件堪称鬼斧神工的得意杰作。即便在历尽沧桑的今天,依然能够窥见当年豪华精细的富丽堂皇。

  细心的李振亚保存着很多和传统民居有关的资料,多数是从《西安晚报》上剪下来的,在一份市城规字1993第046号文件《关于旧城区传统民居宅院和历史纪念性建筑保护问题的请示》中,我看到了第19条的一段和这座老宅相关:“光明巷29号、31号李宅,此两院原为坐西面东,现住户开后门,改为坐东面西,31号院仅存南北厢房及二道门,29号院存有南北厢房、南偏门楼、上房。31号院内南北厢房为二层带围栏的形式。两院建筑砖雕及小木作制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小木作雕刻精品。”

  凝固的辉煌

  这是一处典型的清代民居。现存的南北厢房和上房均为硬山式木框架结构的青砖瓦房,墙面磨砖对缝,地面青砖铺墁,青石砌阶。

  当年的建筑格局何等气派!东面有过道门和屏封门,过道门外门额有砖雕“东来紫气”四字,内门额砖雕书卷图形上刻“平安”二字。门内侧南北墙面各饰一幅杜甫诗意花鸟砖雕画,南侧的题款为隶书“两个黄鹂鸣翠柳”,北侧的题款为行书“一行白鹭上青天”。画的周边环刻有万字拐富贵不断头花边。屏封门为木结构,方形门颊与石础,门额正面为蓝底贴金大字“中和且平”,背面为“惟善为宝”,周边饰木雕图案。两扇屏门门面贴满鱼鳞甲,双钩镌刻行书对联,正面为:“静可修身俭可养廉,严以持己恕以及物。”背面为:“半榻烟茶留客话,一瓶花气动人知。”屏风门西面檐下两柁头直径约30厘米,端面以金啄墨法式绘“寿”字图案。西面门楣正中有一件类似门簪的木雕蝙蝠,连接门内暗栓,是两扇屏门的开关,堪称机关精巧。

  南北厢房为三开间式,门窗有龟纹图案,上部饰倒格窗,帘架脚下各有木雕狮子一对。西山墙中心为动物花卉砖雕画及花草图案,南北二峙头有砖雕大字“福”、“寿”。房内有木雕炕罩。厢房南侧有过道门,刻花门头外额砖雕“积善余庆”四字,内额砖雕“富贵”二字。

  西面上房为三间四椽明柱二层楼房。楼层东窗由十八个格扇组成,格心为倒万字图案。裙板雕有蝙蝠及莲花荷叶图案,有三对格心为活动窗扇可以开合。正门为六面可卸下的木雕格扇,顶部皆为蝙蝠透雕,下裙刻博古并一幅蝙蝠噙双钱、石磬、双鱼图案,寓意福寿庆有余。帘架脚下有木雕像一对。正门外前檐两明柱间饰几腿罩,为跨度3.4米的大型单面透雕,画面为老鼠偷吃葡萄,但见藤叶缠绕间高挂串串葡萄,老鼠穿行其间,姿态各异。房内正厅南隔间设碧纱橱,由八面格扇和一透雕帘架组成,格扇双面雕刻,格心为灯笼框造型,两面合而为一,棂条空档处为灵巧的“执司”透雕,扇、戟、锤、节、旗、矛、牌、钺、槊、锏等60余对,皆不重样,下裙雕博古及“寿”字图案。房内正厅北隔间设落地罩,由四面格扇和一幅透雕花架组成。格扇顶部为丝瓜蝉虫双面透雕,下裙雕“青狮白象”、“三羊看太”(寓意“三羊开泰”)等动物组画及誉为四君子的竹、兰、菊、梅木雕画。雕工最细的莫过于长两米的木雕花架,画面正中水浪托起一轮红日,两只八哥相向仰日,四只蝙蝠左右环翔,四围祥云缭绕,衬以松竹、灵芝、兰草、怪石,构图极为生动。

  屋内的陈设器具亦古色古香。立柜:高大厚重雍容华贵。展箱:外立面图案仍残存贴金痕迹。3米长的条案:为昔日祭祖陈设供品处,独特的是四条桌腿不是单体直柱,而是类似“回”字形,富有装饰趣味。书盒:对称的一对,取下盖板,里面存放多册16开精装古版《古兰经》。食盒:盒盖中心为镂空透雕方图,极为精致。天平桌:旧时摆放称银子天平的小桌,桌腿延伸云纹图案饰雕。李振亚还从柜子里取出两部线装书,一函四册的是道光戊辰冬文韵堂编的《关中书院课本》,一函五册的是《唐诗全解》。

  守护的艰辛

  李氏百年老宅建筑质量上乘,内饰全面,艺术雕刻内容丰富,小木作的数量和质量,俱为西安城区仅见。

  建国初期,南北厢房及大部分院落被收为国有。在乱搭乱建中一些木质构件被拆卸损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房地部门拆除了院落东侧的过道门和屏风门,改建成一间平房,珍贵的两幅杜甫诗意画和门额、屏风门对联均不知去向。李振亚带我到北邻的47号院参观,此院的建筑格局和45号院酷似孪生姐妹,有同样的南北厢房,同样的刻“东来紫气”题额砖雕的过道门,同样的两幅杜甫诗意题款砖雕画,早年这两处院子是一个整体,皆为李氏的家业。随着世事变迁,早已物是人非了。

  这座老宅是李振亚的命根子。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他忍受不住饥饿,曾把大屋里的一些楠木桌椅变卖换饭吃,那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为自己这荒唐之举他后来多少年懊悔不已。

  “文革”开始,当破“四旧”的红色浪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时,李振亚确实很为老宅担心,细心的他先是把上房门庭的木雕门框,能卸的都卸下来,分门别类完好地藏在屋子里,院墙、屏风门额的砖雕图案与字匾无法拆卸,便都抹上泥巴,于是灵动的花朵、大片的花叶都隐匿在泥巴中了,这些精美的砖雕都逃过了这一劫,有些至今还被牢牢地裹在泥巴里。

  1999年,他所在的街道拆迁风声很大,李振亚生怕一屋子心爱的宝贝在大面积的拆迁中化为乌有,便将院内屋内的门雕、窗雕、砖额,能取下的都取下,在夜色中悄悄地拉运出城,秘密地藏在南郊一位朋友的家中。后来拆迁风声平息,他才又把这些“逃亡”的家珍重新运回老宅。在无力抗衡的一场场风暴面前,作为一个平头百姓,也只能采取这样回避迂回的躲藏战术进行自我保护了。

  李振亚是个巧手,经常有人托他修理家什,现在院里还放着一对朋友的梨木椅等他修复。对于门雕中残缺部分,他也摸索着尝试修补,有些脱落的部件他都细心打磨修补,修过的部位几可乱真。

  几十年来,经常有古董贩子来小院叨扰,缠着李振亚要买上房,还要买老宅遗存的器物,都一一被李振亚回绝了:“我屋里的东西是一件也不变卖的,无论你出多么高的价钱!”也有好心的街坊朋友劝李振亚卖掉这陈旧破败的老房子,换住楼房享受现代文明,都被李振亚委婉地谢绝了。他说,我要好生守着老宅和这些东西,要给西安留下,给子孙后代留下。

  血写的罪证

  这座老宅的价值还远不至此。

  当年,李振亚曾听父亲说过,老宅曾在抗日战争中受到日军飞机轰炸,被炸时间是抗战第二年农历十月初二,李振亚通过查《万年历》得知这一天为公历1938年11月23日。在轰炸中,北邻一座楼房中弹无数。李氏老宅上房北侧一间中弹一枚,北山墙、檩、椽、楼板损坏严重,房身整体出现歪斜。楼板至今留有一鹅蛋大的弹孔。上房西墙有几扇雕花窗和柱头雕刻被炸飞脱落。现在上房厅堂可以看到多处用粉笔标注的提示“弹片击损处”、“此为楼板炸穿的孔洞”、“窗心损坏”、“附柱颊被炸断”,西院墙上还留有炸洞和炸弹皮,李振亚说,那次轰炸毁坏了近半数的木作饰品,这是日军在西安留下的惟一现场罪证,一定要记住日军侵华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

  西安文史研究所研究员葛慧曾来此造访,后来将这一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张道宏副市长专程实地考察,2005年8月15日,莲湖区人民政府给45号临街围墙挂了一块铜牌,上刻“1938.11.23日本飞机轰炸西安遗址”。

  深沉的呼唤

  尽管锁在深巷少人知,这些年,还是有一批批的中外建筑专家辗转找到这里,来看望遍体鳞伤的百年老宅,来访问饱经沧桑的李振亚老人。

  2002年9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肖莉、常海青老师,带着50多名天真烂漫的大学生走进这所古老的小院,她们在这里现场授课,实地测量,进行了一个多月测绘,绘制了建筑结构图。期间,李振亚还受老师之托,给学生们讲授过这处传统民居的构件特点。

  参与援建修复北院门安家小院的的几位挪威建筑专家及留学生也兴致勃勃地来这座老宅考察,对老宅的一门一窗、一砖一瓦都看得特别仔细。内行客人完整地看一遍老宅的各种木作构件起码需要三小时,李振亚总是极认真地一一搬出详细讲解。

  建筑大师张锦秋也来这座大屋考察过。据李振亚回忆,张锦秋感慨地说,现在全国保护下的很多古建筑都只剩下一具空壳了,而这间民居内部还保留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东西是很难得的。

  很多专家都认为,在一座厅堂内就设置有几腿罩、落地罩、碧纱橱、下裙板等多种形式的木作构件,这在全国众多传统民居中确实不多见。

  李振亚说:“6年前,我曾投书报社呼吁立法保护抢救所剩无几的优秀传统民宅,当时频频看到外地历史名人故居,优秀民居宅院被毁灭的消息。现在大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市领导、政府部门十分关心保护传统民居,采取了很多保护性措施。市文物局文物处李建敏副处长也来考察过,我盼望着在我家门口早日挂上保护性的标志。”

  世上很多东西,存在时我们也许并不意识到它们的价值,一旦失去,才会强烈感觉到它们的珍贵。西安要推进皇城复兴计划,保护千年古都独特的神韵和风貌,再现盛唐仪象及明清风貌,保护有价值的传统民居和纪念物,保护和恢复古城街、巷、院、铺的肌理,从器物、行为、习俗惯制、观念信仰等层面,逐渐恢复历史人文景观体系,并通过人大立法加以确认和保证,当是题中应有之意。

  每一处富有价值的地域遗存,都是我们打造人文化西安的一个基础支点。

  ■文/图解维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