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37元"能否承受公众教育期待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10:25 云网

  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更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在本次调查中,由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起薪进行了估计。统计结果显示,和2003年相比,2005年的高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高出前者37元。(见《中国青年报》2月13日。)

  2005年的高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比2003年高出37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呢?笔

者以为,根据公众对教育投资的热情和对教育预期的希冀,可以管窥“37元”对个体、公众乃至社会的影响。关注点有三:第一,“37元”是否与学费上涨幅度相适应?第二,“37元”是否满足了公众的教育预期?第三,“37元”能否进一步激发公众对教育投资的热情?

  众所周知,由于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按“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以及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原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幅度是渐进式增长的。我们知道,当收费制度能满足人们的受教育需求时,大多数的人是愿意通过付费来获得更多的受教育机会的,但学费在人们的心目中不是有价格定位的,当收费超过了人们的经济支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时,就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影响到部分家庭的个人教育投资热情,对低收入家庭影响更大。我国各大学所收取的学费平均为4000元/年左右,加上学生每月300元左右的基本生活费,一个普通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所需费用超过3万元,更何况收费高于4000元的大学和专业也不少。据统计,2004年1至8月,居民家庭支付给学校、幼儿园的各种学杂费、教材及其他教育等费用,人均为453.44元,同比大幅增长了49.3%。也就是说,不考虑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费用和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差异等因素,农村居民自己不吃不喝也要3人的年收入才够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因此,笔者以为,“37元”与学费上涨幅度不相适应,而就业难的加剧导致教育投资无法满足公众的教育预期。

  从经济学成本收益理论出发,个人是否愿意为教育付费,以及付费多少,取决于个人对教育收益与教育成本的比较,以及个人其他投资的收益率,只有当教育的个人收益大于成本并且个人的教育收益率足够高时,人们才会把资金投入教育,否则就会把资金投到其他领域。而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不完备的教育投资环境很难使教育投资得到最大的收益,这些体制的不完善实际上也给普通家庭带来更多的不利。并且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相比,现在教育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都增加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家庭教育投资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任何无视其存在或对其认识不足的家庭教育投资选择都将受到风险规律的惩罚。正因为如此,“37元”也无法刺激公众进一步投资教育的热情。

  更何况,本次调查还显示,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比例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比2003年减少20.6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应该正视“37元”背后的教育投资和教育预期问题,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教育投资和教育预期的良性循环,否则就可能导致教育负担压垮了教育预期。(■朱四倍)

  责任编辑:寒武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