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冷眼笑谈情人节(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12:40 兰州晨报

  ★核心提示

  ★在刚过完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之后,我们不得不又正视另一个“泊来”的节日,这就是西方的情人节。在情人节带着浪漫和强劲的势头扑面而来时,我们特别邀请到4位我省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的专家,一起对情人节和洋文化说道说道。受访人:彭金山,西北师大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年轻人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并不奇怪,这是文化交流碰撞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但实际上很多人并不清楚洋节的来历及其文化内涵;至于商家,更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大炒特炒,这就有些反常了。如果热衷于洋人的节日而冷淡本土的节日,长此以往,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就会渐渐变得模糊和可疑起来。终究有一天,我们会找不到自己的生存之根。实际上,发达国家都是非常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重视自己本土的传统节日的,现代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这很值得我们学习,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什么目前国人,尤其年轻人对情人节等洋节那么狂热,主要原因是对本土文化了解不够,缺少认同感,盲目追赶新潮。我们应该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但这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采取切实的措施,从政府到普通民众普遍重视起来。受访人:马步升甘肃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情人节虽有宗教背景,但其形式和内容已充分民间化,其以追求崇高爱情为核心,被大家所喜爱、所传承。文化的传承在于该文化形态所体现出来的感召力、影响力,而这种文化力向来是与综合国力绑在一起的。汉唐盛世,万国来朝,华夏文明风靡四方,近代衰微,西风东渐,国人转而西向,这都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不遗余力要做的根本大业,但这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上的多元性、自由传播性、自由选择性日益凸显,在这方面的任何强制行为都是不明智的,只有增强国力,增强自身文化的吸引力,使国家成为在国际舞台上有主导力的国家,使文化成为有主导性的文化,才可实现以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影响他人,并吸引自己的国民。同时,还应激活传统文化,从中挖掘适应现代生活理念的源头活水。传统节日表面看是一种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事实上,是一种文化内核的集中展现,要使某个节日对民众有吸引力,只有增强这种文化的活力,使之成为强势文化。受访人:包晓霞,甘肃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从社会和人性的层面上来讲,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不管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西方的情人节从人性上讲是自由解放的一种表达,具有人类社会的普遍性成分,同时又源于现实生活,有具体内容可供炒作。情人节的表达方式也新潮浪漫,这对于正处在浪漫年龄的少男少女来说无疑是新奇的,他们钟情于情人节便不足为奇了。但相比之下,中国的“情人节”显然冷清了许多。分析其原因,“七夕”同时也是传统的“乞巧节”和“女儿节”,基本上是女性的节日,没有男性介入的单方面的节庆,自然就冲淡了男女情人相会的浪漫遐想。另外“七夕”只是一个神话传说,所体现的爱情也是神话中的爱情,缺乏具体的程序、节日的象征,同时也缺少明确表达浪漫情怀的方式和载体,人们只知道在“七夕”的夜晚去葡萄架下听情话,具体怎么过中国的“情人节”似乎谁也说不清,致使其没有多大的商业价值和节日文化供炒作。纵观现在洋节受热捧的现象,其实很多都是商业的引导和炒作,并且只局限于一定年龄段的人群,并不是全社会都在盲目追求。东、西方文明其实一直在互相影响,面对洋节的冲击,本土文化只有在不断面对这样的冲击时产生抗体,引进外来文化优秀部分不断自强,这才有利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受访人:彭岚嘉,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西方的情人节这个在异域的土地上诞生的节日,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正在感染和侵扰着原本属于另一个文明系统的人们,是接受?还是排拒?这不仅仅是一次节日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它在考究着我们的文化态度。近年来,情人节等西方“洋节”在我国大中城市中越来越流行,有其客观的因素:一是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物质上向西方靠拢的现代化,必然伴随着将西方的观念和文化习俗推向全球的各个角落;二是在这样一个媒体引领时尚的时代,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对于社会上流行过洋节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三是在这样一个经济至上的时代,商家不愿意丧失任何一次唯利是图的机会他们迎合了这股潮流,捕捉、甚至制造着消费热点。于是乎,青年人过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的越来越多。情人节等洋节对中国本土礼俗的冲击是很显然的。实际上,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现象可能导致的破坏性。问题并不在于选择玫瑰花和巧克力,还是选择葡萄树下,问题在于我们的文化心态是否端正,倘如我们的文化心态并没有失衡,过过情人节,又有何妨!(文中照片均由本人提供)本报记者 冯保 刘志广 石玉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