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赵廉:土乡致富带头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15:45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2月14日电题:赵廉:土乡致富带头人

  记者钱荣

  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提起寺壕子村无人不知。在县城威远镇,寺壕子村沿街新修的楼房几乎占去了整整两条街,街上餐厅、宾馆、百货商店等各种商铺云集,热闹非凡。

在青海东部农区,寺壕子村的人均收入名列前茅,村集体经济总产值达3000多万元。2005年寺壕子村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寺壕子村群众都说:“我们村能有今天这样的面貌,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赵廉。”

  今年68岁的赵廉担任寺壕子村党支部书记30多年。1964年,赵廉第一次当选为寺壕子村党支部书记时,全村粮食总产量只有28万斤,“穿补丁垒补丁的衣服,场打完了却没吃的”是多数人家的生活写照。为提高群众收入,赵廉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80年代初,村里已拥有10余家经济实体,固定资产80多万元。

  1983年,赵廉离开寺壕子村到威远镇食品厂当厂长。1984至1992年,寺壕子村的书记、主任先后更换了7任,村里的集体经济非但没有一点发展,原有的资产也折腾得所剩无几。这时,村民们想起了赵廉,希望他能重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尽管当村支部书记比当厂长每年要少一、两万元的收入,但赵廉仍然选择了担任村支部书记。他说:“群众生活好不起来,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应心中有愧。只要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我个人收入少点心里也舒坦。”

  上任后,赵廉提出了利用寺壕子地处县城、邻近街道的优势,兴办两个集贸市场,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村级二三产业的方案。经过不懈努力,1993年,占地13.8亩、拥有房屋237间的两个集贸市场终于建成了,当年收入就达7万多元。此后,寺壕子村的经济发展一年一个台阶:投资40万元筹建的寺壕子综合加工厂,每年产值达60多万元;投资26万元办起威远浴池;投资12万元翻修了70年代修建的旧旅社;筹资360万元对村上的50户民房进行了改建,全部建成了2-3层楼房,形成了商业一条街。

  两个集贸市场的建成,给个体户提供了良好的从业环境。于是,村两委班子以宽松的政策环境引导和鼓励村民参与市场,并帮助村民从事餐饮、百货经营、贩运蔬菜、五金焊接、跑出租车等等,真正让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目前,全村318户人家中95%以上在街面做着各种各样的生意。

  如今,寺壕子村已有70多户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每家都有彩电、冰箱、微波炉、电灶等家用电器,电脑、小汽车等高档消费品也开始进入村民家中。村民们深有感触地说:“有这么能干的村支部书记,有这样一个带领我们发家致富的村领导班子,我们有干头,也有盼头。” (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