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京通州:庭院经济做出大文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18:4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记者张舵)虽是冬闲季节,可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陈辛庄村农民王少钢并未像往年那样在家中猫冬或聚堆打牌,而是一早就钻进了自家院中的大棚里。“我种了1000棒平菇,到现在第二茬还没收完,1700元的成本就收回来了,以后那两茬再卖可就是干赚了。”王少钢看着长势良好的蘑菇兴奋地说。

  记者在位于北京市近郊的通州区采访时了解到,近几年这里的农民纷纷在自家小院

里做文章,积极开拓庭院经济。

  在永乐店镇党委的引导下,农民利用冬闲在自家院里搭棚种蘑菇,目前已经推广至150多户,投放各类菌棒35万棒,预计农民可以增收100余万元。

  而在潞城镇大营村,庭院经济更是给农民带来了常年的收益。近几年村集体的企业经济效益不错,村里拿出相当财力补贴农户住进二层小楼,成为远近闻名的“一户一楼一院”式样板村。“但我们并没有满足于这种现状,而是引导农户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鼓励他们申请以户为单位搞民俗旅游接待。”村支书詹宝光告诉记者。

  在农户郭崇琴家里,一群英国游客和户主的合影在橱柜上格外醒目。“这是去年我们家接待一个英国旅游团时照的。”54岁的郭崇琴自豪地说。郭崇琴家两层楼房面积214平方米,最多可以接待12人同时用餐,6人住宿。客厅、客房、厨房都收拾得干净整洁,各色家电一应俱全。

  郭崇琴告诉记者,她家从2001年开始搞民俗接待,具体接待了多少中外游客已经记不清了,“反正2000年入住时连装修欠下的几万元债现在都还完了。”

  2001年至今,大营村总共100家农户中先后有64户经北京市有关部门批准成为民俗旅游接待户,现在游客每人每天的吃住收费是70元,“而许多游客来了不只是吃住,他们对农家绿色环境的每一样东西都很感兴趣。”詹宝光说。

  记者看到,为了搞好旅游接待,农户们精心“包装”起自家的庭院,有的种菜养鸡,有的架藤养鱼,还有的则搞起了园艺盆景,户户都别有洞天。

  虽然今年春节期间郭崇琴家没有接待游客,但老两口同样忙得不亦乐乎。老伴去年在自家院子里培育的1000株大叶黄杨在城里卖了6000多元钱,春节期间正忙着准备培育新的玉兰苗子。而郭崇琴自己则一直忙着为儿子的新婚添置家什。

  “今年夏天儿子结完婚,我们家就可以重新接待游客了,到时我每月挣的钱可就比我老伴多了。”郭崇琴笑着说。(完)

  链接:

  [新华短评]建设新农村不只是砸钱盖楼

  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尝试

  建设新农村 迎来历史新机遇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