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对非流通股上市的一些看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10:04 东方网

  沈开艳作品集目前,股市一个重要话题仍然是非流通股的上市问题,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资金供给的充足与否。许多人担心由于非流通股面广量大,上市流通时会造成市场扩容过速的问题。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股票市场已经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况,如果今后在资金供给方面没有很好的办法保证市场资金的充足,非流通股的上市将无从谈起。为此,我认为可有以下几种考虑:

  1,让外资适当介入国内股市。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将加速进行,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这样首当其冲的是国内股市,外资一旦进入我国的股市,其炒作程度远甚于我国目前的机构或基金,因此,流通股的盘子如果太小,股市会完全被外资所控制,这样就逼迫我国的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扩充流通股的大盘,扩大市场容量。所以,我们应当适当考虑让国外资本(外汇)适当介入一点国内的股市。

  2,将新股票的上市同现有的部分股票的摘牌联系起来。既然非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良好可以被批准上市发行股票,那么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良且整改无效也应可以摘牌成为非上市公司,能上能下,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这不失为股票市场改革的一种积极可行的办法。

  3,扩容速度相对放慢。有专家认为,解决市场扩容问题并不难,因为市场容量的扩张总是可以通过逐步放开的办法得以圆满解决的。也就是说在非流通股放开上市之时,有关部门可以适当放慢对新批上市公司的上市流通速度,使场内交易的总量基本维持在一定的幅度之间。否则,过分快地让新股和非流通股同时放开,不管是在同一市场也好,还是在不同的市场也好,都会引起场内资金的此长彼消;或者炒作国家股的资金多了,原来意义上的流通股的资金就少了,反之亦然。如果这样,一个市场的兴旺必然将以另一个市场的萧条(有行无市)为代价。

  在非流通股流通过程中还要考虑其同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性。利用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来调整国有企业的运行是必然的。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重在结构性的调整,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国家股的流通则可在很大程度上与国有企业改革相关联。

  1,通过非流通股的上市流通,可以萎缩不必要的产业,即所谓的“有所不为”。从国有企业的现状来看,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资金闲置、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或者找到了投资项目也有许多属无效投资,这样势必引起内需不足。因此,国家可采取抛售部分国有股,通过减持国有股比例的办法有意识让部分落后产业萎缩,将该部分国有企业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重点投资,而不是用作“吃饭”财政。

  2,通过非流通股的上市流通,可以扶植新兴产业,即所谓的“有所为”。国家对部分国有企业采取抛售股份的措施必须同对另一部分企业追加投资的措施结合起来。只要企业发展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经营效益好、产品有出路,国家股股份不仅根本不必收回,而且还可根据需要适当追加投资。追加投资来源于一些国家有意退出的产业的企业,其国家股被抽回(转让)的资金,通过这样的“有进有退”,可以加速我国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

  3,鼓励优势企业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部分非流通股,实行资本扩张,政府应为此创造条件。在企业扩张方面,要克服原体制的弊病,不采取股权投入的方式,而是采取资金借贷的方式。让那些优势企业在高速成长过程中,充分发挥民间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并通过民间资本去制约企业的经营行为,这样企业就会非常谨慎地考虑其生产扩张行为。只有当其确实存在资本扩张的冲动和需要时,企业才会自行实施扩张政策,否则必然是资本的收缩。在这方面,国家应给予全力支持,并为此创造必要的条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奖励给企业,以免严重损伤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4,公司发股票上市与国有企业解困要区别对待。不能把企业发行股票并上市同企业解困连在一起;给一些效益差的企业包装一下,便堂而皇之地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了。这种过度包装上市圈钱的做法是错误的。即使是要给企业解困、进行资产重组,也应该是企业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不能由政府包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