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马来西亚华商黄汉良的经商秘诀:危机即是契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13:4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14日电(记者 刘利君)马来西亚华商黄汉良的几次发展都是把握了在别人看来是危机的时机。危机即是契机,此话在他的经商生涯中得到极好的验证。

  黄汉良给人的感觉极为稳重厚道,多年的经商生涯及社团生涯,让他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而又依然保留着赤子的热情,无论是经商还是社团工作,他都带着十二分的热情去经营。

  黄汉良出生在马来西亚古晋,是第五代华人。“小时家境一般,长辈总是鼓励我要好好念书。”在良好家教的熏陶下,他从小学业颇佳,从马来西亚读到新加坡,在新加坡学院攻读经济专业。

  1973年大学毕业时,他看到当时马来西亚沙捞越地区局势有些动荡,便留在新加坡,在一家纺织面料公司工作。后被外派去印尼雅加达,从事纺织及百货的贸易。“从此我开始对贸易感兴趣,可以说这段经历让我积累了很多经验。”

  5年后,他回到马来西亚。这个时候他已不再满足于打工,开始自己创业,投资数万马币,在吉隆坡成立华丰行纺织品公司。他请了一帮朋友来帮自己打理公司,还是从事老本行——纺织品贸易。

  生意渐渐走上正轨,而他又生一个念头:与中国做生意。谈及初衷时,他感慨地说:“我学生时代受中国影响很大,一直很向往中国,亦想来中国看看。”但当时的中国各方面不很开放,很多人对中国抱有犹豫,都不敢轻易来中国。他却义无反顾。

  1983年,他经过重重难关,来到中国广州。那时的中国虽然经济尚不发达,但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他蹦出一种强烈的想法:中国商机多多,一定很有发展前景。

  “我觉得我们和中国做生意有很多优势,语言完全没有问题,也有很好的人脉。”他说。

  他开始寻找通往中国的渠道。通过广交会,他找到货源,开始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做起纺织方面的贸易。这成了他事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契机。“中国之路的打通,让我事业有了更大的起色。”这之后,他的生意蒸蒸日上。

  1984年,港币贬值40%,很多商人损失惨重,而对他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因为他是用港币交易,货价很便宜,利润好,而且他跟各个口岸关系好,能持续有原料供应。那一年,他赚到不少钱。

  “几乎我每次遇到金融风暴,都获利不少。”他笑着对《中国经济》月刊说。

  1987年金融危机,很多人收手,他却放手去做,那时他公司实力壮大了,敢于投入,也因此得到更大的发展。

  这一年,当同行停滞不前时,他大胆进货,反而比平时赚得更多。对此,他的经验是:“人家不做的时候,市道不景气的时候,其实亦是做生意的好时机,简单地说危机就是契机。”

  1983年,他经过香港,那时香港房地产不景气,抛房很厉害,当时他没有多少钱,就用信用卡定了几套房,90万港币一套。他相信市道会好转。果然,1993年,房价大涨,他买的那几套房子涨到500万一套,卖出去,大大赚了一笔。“当时本来不想赚钱,只是想考验一下自己的眼光而已。”或许因为这种想法,他很喜欢买股票,借此来验证自己的投资眼光。“对于钱财的追求不是太苛求,生活亦没有过高要求,稳定即好。”

  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不断发展,制成品取代很多面料,单纯面料生意开始式微,他亦开始转行开设服装集团,生产服装。“马来西亚市场小,我们尽量发展成品,出口到南美洲。”

  服装集团下设多个小公司,公司采取合作双赢的政策,通过个别组织,现在已有多家,由多名经理负责,采取问责制,他很少干预。如今,集团发展很好。

  多年的经营,让他感受很多,不能做大公司,必须分散经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一般人以为公司越大越强大,其实未必,有时小公司抗风险的能力更强,船小好调头嘛。”

  1993年,黄汉良敏感地感觉到中国西部市场潜力,便和五个朋友在香港成立公司,以此来中国西部地区投资。

  当时西部尚鲜为外商重视,谈及在西部投资的初衷,黄汉良说:“外商到东南部沿海投资的多,竞争激烈,西部投资相对较少,其实西部市场同样很大。”

  他们投资数亿元在中国西部昆明成立五杰国际学校。“学校从2001年开始投入使用,现有学生500多名,有些已毕业去国外求学。当看到孩子们学有所成时,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他另一个得意之作是在贵州兴建商业大厦。商业大厦投资2亿,如今市值3亿元,住宅95%卖出去了,商场年租达到1100多万元。

  其实,这个项目亦经过许多周折,前后历时10年。最令他头疼的是,以前的一个中方合作者不诚实,挪用5000万,一年后才发现他的问题,虽然最终这名合作者因此而坐牢,但带给他们的损失非常大。另外,在开发房地产项目过程中,拆迁亦费尽周折。所幸经多方努力,最后亦顺利完成。

  他们又在成都投资地产,开发芙蓉花园,亦算成功,第一期1000多个单元,全部卖完,受此佳绩鼓励,现在在开发第二期。

  谈及自己的成功经验,黄汉良说:“我的事业小成的原因就是不怕输,我总这么想,我在马来西亚生活不成问题,想来中国做一些事情,能赚钱最好,赚不到也不要紧,最坏的结果就是亏到完。”因为这种心态,他们在贵州、昆明、绵阳等地捐建希望小学。

  多年在华投资,黄汉良亦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在中国投资,要做好长期准备,不要想着赚快钱,不要怕输,要稳打稳扎。同时,做事要冷静、客观,一件事一件事地面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在华投资10多年的经验,让黄汉良对在中国投资充满信心。“基本上还是很愉快的,尤其是在此过程中看到中国的成长,感觉很好。”

  如今,黄汉良的精力一半花在经商上,另一半花在社团工作上。1983年,他被选为吉隆坡中华百货商会会长,从此进入华社。该会发展很快,现在全国有14间分会,会员达数十万。1987年,他又当选为马来西亚隆雪中华总商会董事,后担任文教主任至今。

  1993年,他又当选为马来西亚布匹百货制衣商会总会长。1998年进入马来西亚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担任社会经济组主席,后又任副会长,2004年当选为会长。现在是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副总会长。他积极为在马的华人争取权益,如维护华人的华文教育权利,为失地的农民争取耕地,等等。因为他在社会工作中表现突出,2003年,他被授予拿督的勋职。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