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中国大学生两年进步了37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20:00 光明网
肖擎

  中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而他们的就业困难却越来越大。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我们一直期待着事情走到尽头会迎来另一番景象,可是现状却似乎越来越糟。

  2005年大学生平均月收入比两年前多了37元。这是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系副主任岳昌君对2005年大学毕业生进行的大规模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这还没什么,岳主任就此所做的阐述更令人吃惊。他说,“和2003年相比,2005年大学毕业生获得的薪水整体有所上升,他

们在找工作时的抱怨程度降低了,没有以前那么紧张,表现得更理性、平和。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中国青年报,2月13日)

  我不知道那些正穿梭于各个会场的同学看到这个结论的感受,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同于岳昌君。稍微观察一下就能发现,现在的招聘会已经跟春运差不多了,需要有人戴着袖标维持秩序,场面的火爆程度可与火车站相媲美,多辆人性化售票车让每一个人都能轻松买到一张10元的入场券,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必抱上多大希望,赶紧进去逛上一遍,迅速出来奔赴下一个会场。也许可能吧,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工资多出37元,以便成为来年某类调查的统计对象。

  岳昌君研究结论正确与否,我们无须执著,其结论对高等教育现状既无真实反映,又无意义可言,何必去计较它呢?倒是这37元的数据让我们震惊,足以令每一个人陷入深深的反思。从表面上看,在毕业生以百万数量增长的今天,他们的钱还能一年比一年多,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但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持续递增,学历贬值现象亦日趋严重,而一个学生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学历资本,他还有什么资格要求自己的工资比别人多出37元。如果他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较为满高的工资水平,那就证明高等教育全无比要。

  在高等教育让学生不得不降低要求时,我们还能说他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高吗?当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校的时候满心欢喜,进入社会却连生活都成为问题时,我们还能说他们在找工作时抱怨程度降低了吗?当一个学生明明知道某个单位不会要自己时,我们还能说他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吗?当举家沥血供养出一个毕业生之后,获得的是身心上的压抑甚至崩溃感,这样的高等教育我们还能说是成功的吗?可能面对这些问题,有许多人还没有仔细想过。

  毕业生被逼的走投无路,这便是一个很好的结论,围绕这一个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很多令人信服的数据和例子。但可以想象的到,当大多数毕业生都在经历程度不同的痛苦时,中国大学生两年月平均收入多了37元的的结论显得多么令人尴尬,并且滑稽可笑,也许岳主任就该最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中国的高等教育成就斐然,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前途可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