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丹算不算“带病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00:00 红网

  2月13日晚,中国选手张丹在都灵冬奥会双人滑比赛中不幸摔倒受伤,她勉强滑到场边,对花样滑冰队主教练姚滨说了一句“对不起”,仍选择了继续比赛,最终以悲壮和出色的演出震撼了现场观众,并勇夺银牌。消息传来,国人感动不已,纷纷盛赞英雄,感叹她体现了“中国式勇气”和“中国体育品格”。(见2月5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20岁的姑娘,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摔倒、爬起、流泪、振作,并强忍伤痛最终

奇迹般获得银牌,这种精神确实令人动容。但是,联想到2004年发生在雅典奥运会上的一幕,我又忍不住替张丹选手捏一把汗。

  2004年8月14日晚,带伤复出的中国女排名将赵蕊蕊,在奥运会女排小组赛对美国队比赛刚开局的时候,再次受伤,被紧急送往雅典当地医院住院观察。这一伤距今已经18个月了,赵蕊蕊还没有完全康复,估计要等到今年的4月至6月才能参加恢复训练。赵蕊蕊坦诚:“心里有些阴影,毕竟去年是第二次受伤,而且比第一次还要严重。现在训练时我总是刻意地在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再次受伤,因为如果第三次受伤的话,很有可能我的排球生涯就此结束了。”她希望能够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5年12月21日《南京晨报》)

  试想,张丹如果能够听到赵蕊蕊的话会作何感想?当然,我们很理解她受伤时的心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即便是比赛一结束就瘫倒在地,她也不想错过这次机会。但是,她才只有20岁,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还有很多。我不知道,她这一次悲壮的演出会给身体带来什么样的伤害,会不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什么影响。如果真有影响的话,请问,一次比赛的银牌与一个国家双人滑队员的职业生涯相比,孰轻孰重呢?

  点击各大网站的网友评论,几乎都是一个调子:“张丹,好样的!”“张丹,让世人知道了什么叫做中国勇气!”“张丹,龙的传人为你骄傲!” 这些评论读多了,突然有些心酸。它使我想到了另外一种类似的情形:某某带病工作受到了公众的一致好评;某某心中只有集体没有他个人,受到了公众的一致好评……但是,国家现在已经不再主张“带病工作”了,我们倡导“以人为本”,我们信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个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可是,在体育赛事上,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多关注一下运动员的身体呢?我们为什么在运动员受伤的情况下,还不顾一切地拿“为国增光”“扬我国威”,来给运动员增加压力呢?

  我以为,从某种层面上讲,对张丹悲壮演出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对体育队员“带病工作”的一种肯定。这种肯定,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对选手职业生涯的一种捧杀。毕竟,对于高强度的体育竞技而言,并非“带病工作”的选手每一次都那么幸运。如果张丹这次悲壮演出的后果也和赵蕊蕊一样,甚至参加不成北京奥运会,我不知道到底是一种幸福还是悲哀。

  我以为,只有“以人为本”的体育精神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这,也应该是体育回归本位的关键所在。

  (稿源:红网)

  (作者:刘克军)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