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不息血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05:41 浙江日报

  据新华社

  “枯木龙吟”古琴、清代升平署剧本、《二泉映月》原声采录设备、大型云锦织机、水族水书、傣族贝叶经、赫哲族鱼皮服、藏族绘画唐卡……2月12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以近2000件实物、1500余幅图片的“物质”形式呈现在首都观众面前,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性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据主办方介绍,各地选送进京参展的实物多达6000余件。几经筛选,剩下的每一件展品或图片都代表着当地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洋溢着浓浓的中华传统精神,也守护着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

  “鸣凤”琴声太空觅知音

  红棕、深棕色斑驳相间的琴体、浑然天成的琴断纹、玉石琴徽、丝制琴弦——唐代古琴“枯木龙吟”、宋代古琴“鸣凤”静静地摆放在“综合厅”的陈列柜里。

  “这把‘枯木龙吟’上的琴断纹非常难得。”在现场参观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教授乔建中告诉记者,刷在琴体上的是一种“古漆”,时间一久,琴体就会出现断纹。在专家眼中,琴断纹的自然与美丽是鉴赏古琴年代、成色、文化蕴涵的重要因素。

  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发展史,是中国惟一记载完整、传承不断的古代乐器,故而成为中国人文化身份认同的标志。2003年11月,中国的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向全世界征集最能代表地球生命的各种声音,并将其收录在太空探测器“旅行者”号的金唱片上。“当时中国提供了一首古琴曲《流水》。那首曲子就是由琴家管平湖在‘鸣凤’琴上弹奏的。”乔建中说。如今,这首寻觅知音的古琴曲依然回响在浩瀚的宇宙中。

  除了古琴艺术,我国的昆曲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请的“蒙古长调”都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数拥有4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之一。从去年7月开始,我国着手建立“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文化部已从全国各地所提交的1351个申报项目中,筛选出501个项目进行公示,其后便将审批公布。

  年画家族有了“新”成员

  “非遗”展开幕这天,刚巧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展厅内特意悬挂起精巧的红色花灯,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浪漫尽现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选在这一天开幕,显然别有用意。

  节日正是负载非物质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在北侧“地方板块”的展厅中,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祁庆富对记者说:“春节是汉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今年北京鞭炮‘禁改限’,这个传统气氛一下子就回来了。不过,过年的老传统可不只放鞭炮一样,还要贴年画呢。祈求丰收的就贴五谷丰登,祈求爱情的就贴天仙配,祈求考试高中的就贴五子登科,想做生意发财的就贴招财进宝。”

  在祁庆富的指点下,记者在不同省市的展区内发现了天津“杨柳青”年画、河北武强年画、山东高密扑灰年画、重庆梁平年画。同样是年画,同样的传统韵味、民俗韵味,同样寄托着人们祈福的愿望,仔细揣摩,却又各有风情。

  长期从事民俗调查的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宋兆麟对重庆梁平年画印象深刻。“这种年画以前报道很少,知道的人也不多,现在还会制作的也就一两位老艺人了。”梁平年画采用套印工艺,不加手绘,色彩显得稳重,深厚。有趣的是,梁平年画人物的面颊上都有一抹红,被称作“开脸”,这种风格在其他地区的年画上从未见到过。

  “梁平年画是在最近几年的普查工作中被重新发现的,是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成果。”宋兆麟说。

  “唐僧取的应该就是贝叶经”

  云南展区位于“地方厅”的打头位置,展区最显眼的地方陈列着傣族的“贝叶经”。枯黄的棕榈叶用线绳串成一摞,每片叶子上浮现一行行的文字。“先将贝叶棕的叶子脱水、晾干,然后用傣文在其上书写小乘佛教经典。这种‘贝叶经’流传于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祁庆富介绍说。

  据说,贝叶棕树与佛教密切相关。在西双版纳地区,流传着“哪里有寺庙、哪里就有贝叶棕树”的说法。寺庙里的僧众就用周围的贝叶棕树叶来书写经文。由于贝叶棕树只能够存活60年,再加上人为破坏,如今已经所剩无几。

  “据我了解,西双版纳的橄榄坝原来还有5棵贝叶棕树,它们成为西双版纳的象征。有套‘祖国风光’的邮票,头一枚就是西双版纳的5棵贝叶棕树。不过听说最近又死掉两棵了。”祁庆富遗憾地说。

  “贝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实际上,在纸张和印刷术没有普及以前,树叶是佛经的最初载体。据考证,佛教发源地印度所使用的也是‘贝叶经’。”祁庆富乐着说,“你看《西游记》里唐僧从西天取回的佛经都是印在纸上的,掉到河里湿了得晾,风一吹还给刮跑两张,这其实是不符合历史的。唐朝年间的话,唐三藏从印度取回的佛经应该就是‘贝叶经’。”

  专家表示,参展的两套“贝叶经”书写于清代,内容是《玛哈维先达拉传》。“贝叶经”的制作工艺和书写技巧一直没有失传。

  电脑和机器都织不出来的云锦

  “中国织锦工业最后一座里程碑。”这句话是用来形容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南京地区搬来了一台1.6米宽、5米长、4米多高的云锦织机摆放在“综合厅”里。整部织机由1000多个零部件组成。两名手工艺人一人在上、一人在下,手指翻飞,丝线绞绕,为现场观众展示了纷繁复杂的“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南京艺术研究院教授徐艺乙介绍说,云锦是目前中国最传统的采取通经断纬的方法进行织造的工艺。操作需要两人完成,一人在上面“提花”,一人在下面“把纬线织进去”。云锦的工艺复杂、制作缓慢,“如果织最复杂的妆花工艺,一天下来也就织十几厘米,所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

  明清以后,中国各地区的织锦工艺逐渐消亡,只有南京云锦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保护。“云锦是达官显贵的专属品,而且经常出现在陪葬用品中。”据徐艺乙介绍,运用云锦织造工艺已经成功地复制了定陵龙袍和素纱禅衣。

  织云锦需要上下两人配合默契,所以规矩很多,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都有严格规定。“为了配合默契,织工又创造出‘白局’。这是一种曲调,一边织锦一边唱,嘴里曲子的节奏配合好了,手里的活也就配合好了。曲子一开始唱的都是工艺,后来也出现了生活内容。”徐艺乙说。

  织机边同时展出了一块云锦,非常精致。专家介绍说,云锦工艺采用古老的结绳记事的方法进行图案编序。其中最复杂的妆花工艺的图案编序和制作,连电脑和机器都完成不了。

  木偶会“吸烟”、“骑车”

  福建展区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大家都在观看泉州提线木偶的表演。出场的“古代女子”发髻高挽,百褶素裙,手持长剑,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或趋步向前,或挥剑问天,“手”可轻提裙角、“眼”可顾盼左右。而这一切都是通过20多条线绳来完成的。

  据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介绍,泉州木偶自唐以来传承就没有间断过。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如今泉州木偶的“提线”最多时候可以达到36条。“一般的木偶表演也就十几条提线。提线越多,木偶能动的部分也就越多,表演也就越好看越生动,当然难度也就越大。”王景贤说。

  近些年,泉州木偶表演艺术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表演人才,在此基础上,泉州木偶表演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木偶的内部结构更加复杂,表现力更强;“线功”全面进步,已经可以在3米高的地方控制木偶。“我们的‘钟馗’会倒酒、会喝酒。有的木偶还可以骑车、吸烟、吹喇叭。”王团长说,他们的木偶剧团已经出访国外90余次,走到了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剧团编排的木偶剧《钦差大臣》已经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用王团长的话讲,泉州木偶已经“老树开新花”。这也许正是许多民间传统文化所希望的未来。

  据《北京日报》

  声音

  保护民族的文化记忆

  悠扬阔远的蒙古长调、优美华丽的昆曲《牡丹亭》;甚至社火、祭灶、庙会;甚至剪纸、泥塑、杂耍;甚至春节、端午、中秋……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民族情感认同的纽带和感情沟通的桥梁。

  相对于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基因,很可能因某些艺人的逝去而随之消失。说到底,这种活态文化,必须靠活态传承才会得以发扬光大。

  自觉尊重“原生态”。一个叫郭德纲的相声演员,把相声重新回归到本源意义上的艺术形态而大获全胜。自觉意识上的文化传承应该是艺人的艺术追求。首先是继承,才可以谈发展,师承的关键也在于此。泥人张的弟子绝不会使用米开朗基罗的技法和材料,这是行里的规矩,而文化传承看重的恰是这个规矩。这也叫尊重原本“生活相”。笔者在潍坊买的泥“老虎”跟儿时玩过的完全一样,摊主说,他们家做了几十年泥“老虎”,从爷爷辈就是这个样子。

  形成传统“文化场”。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一定存活在某个特殊的空间。中秋月夜,苏州城万人空巷,赶往虎丘斗曲,成为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然而,其后经文人雅化,昆曲曲高和寡,与民众生活渐行渐远。我们是不是该这样考虑:一种来源于生活,不脱离生活的“生活文化”,不应该束之高阁,藏之深闺。乘乌篷船看社戏曾是鲁迅给我们描绘过的田园诗画,民间的艺术只有植根于民间才有生命力。

  恢复原始“生活流”。有些高端的、特殊的民族文化形态当然应该存活在相应的艺术土壤里,比如云锦,比如水书。但剪纸、年画、木雕等本是乡间民众装点气氛美化生活的手段,风筝、泥塑也是乡民为哄孩子而制作的玩具。它们在与现实生活的实践功利紧密相连下萌生和发展,是具体生活技艺和日常生活的展现,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我想的是,只有恢复其生存意义上的“生活流”,它们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据《北京日报》)

  名词解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