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乏人钻研和创作 黔剧路在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09:22 桂龙新闻网

  1月26日,在黔西县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黔剧《黔西是个好地方》引起全场观众互动演唱。

  “黔剧原作社戏,文琴本是乡音。”作为我省惟一的地方剧种,黔西县是黔剧的发源地,其前身为一种以坐唱为主要表演形式地方戏————文琴戏,多于茶馆酒肆间唱弹。上世纪50年代,经过一些老艺人的努力,将其发展成为具有贵州特色的地方戏剧“黔剧”并

搬上舞台。之后,筹建了省、毕节地区、黔西等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黔剧团,创作了《奢香夫人》、《秦良美》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大戏剧本,折子戏《王宝钗》上北京演出时,剧组全体演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关于《奢香夫人》,还有一段佳话: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大写民族团结”的文艺创作方针,并询问“贵州有无相关历史可书”,著名作家翦伯赞当即提供了彝族女杰————明代贵州宣慰使奢香夫人。接到周总理的指示后,原贵州省文化厅俞百威厅长立即执笔,创作出了黔剧第一个大型历史剧本《奢香夫人》,剧中讴歌了一个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重视发展交通促进民族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剧本上演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文化部的表扬。

  遗憾的是,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黔剧再无新本创作,进而无戏可演,地方剧团渐渐解体,此后仅有省黔剧团因保存文化的需要而独立存在,黔剧由此进入衰败时期,至今不见起色,这令众多黔剧爱好者深感悲哀。

  针对黔剧的兴衰,有学者经过考证后总结出其原因:先天营养不良,后天发育不全。

  文艺界有专家分析认为,黔剧本发源于地方小戏,剧目取材于老生坐唱本子,在民间,通过民间艺人的随意创作和广大群众的自觉传唱,最适宜于在阡陌小巷之中、茶馆酒肆之内生存和发扬。在没有经过充分挖掘和培育的基础上,匆忙发展成为代表贵州特色的剧种,难免遭遇“强扭的瓜”的尴尬;此后,为了适应舞台需要,其吸收了川戏等兄弟戏剧的本子进行改编,不但在表演、唱腔、剧本等方面没有明显的独特优势,还丢失了原有特色,被人们戏称为“四不像”;改革开放后,我省曾为培养演员而在原贵州艺校开办了一个黔剧班,生存短短几年后也逐渐取消了,这造成了如今黔剧后续无人的困境,上世纪50年代演小生的一些老演员,如今还在舞台上勉强支撑,现状触目惊心;在全国各大剧种皆面临生存困境的大背景下,发育不良的黔剧更是无人钻研和潜心创作,导致无人传扬。

  如今,新生的一代人已经不会唱黔剧,更不知黔剧为何物。而作为地方小戏文琴戏,在黔西却仍然较好地保存着。一些地方老艺人固守着传承和发扬的信念,保存着文琴戏的原色,保存着黔剧的“花蕾”。

  有学者说,黔剧走继续发展的路子,前景并不看好。不过,大可以在“文琴戏”上做文章。也许,将文琴戏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小戏来重点培育,还能盛开出瑰丽的花朵。

  来源:贵州日报选稿:黄皓作者:陈俎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