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为审浪费叫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09:22 南方报业网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春节前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审计工作要从审腐败向审浪费转变,要搞效益审计。这一转变符合《审计法》。《审计法》明确了审计工作的三大目标,即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

  这一转变切中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害,即浪费。从审腐败转向审浪费就是要从法制的高度认识和对待浪费问题。这对遏制浪费,无疑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一

转变说明了我国审计的主要对象从个人行为扩大到群体或集体行为,尤其是掌管经济权力的领导及政府的行为。长期以来,腐败大多属于个人行为,而浪费则大多具有群体性,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公款消费、公费旅游、公车私用等造成的浪费都属于这种情况。而这些方面造成的浪费常常十分巨大。2005年6月,李金华的审计报告中提到10家中央企业的审计情况:这10家企业共查出转移挪用、贪污受贿等涉嫌经济犯罪金额16亿元,而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造成的损失却高达145亿元,比腐败造成的损失高出近10倍。这也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效益审计,审计浪费是非常必要的:

  一是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各级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应该积极行动,自觉成为节约的模范。政府及各级领导的节约,不仅在于其自身的节约,如节约用地、用油、用电、用水及各种办公费用,更重要的是在于其职责范围内的决策正确和管理完善形成的节约,因为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浪费常常是十分巨大的。

  二是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是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且普遍存在的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缺乏严肃认真的审计,或者审计只关注个人行为,不审计使用效果。审浪费能极大地促进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负起责任,从而提高其使用效益。

  三是有利于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用群众观点看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评价政绩的根本尺度。一些领导干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这就使得违反客观规律,追求表面政绩,盲目崇拜GDP,乱铺摊子、上项目,大搞“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等现象屡禁不止。审计浪费,有利于从制度上防范领导干部盲目追求政绩、GDP,从而促使领导干部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四是有利于克服资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资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严重的浪费加剧了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审计浪费,有利于节约;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资源的节约。实现了节约,资源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仅能够缓解资源短缺造成的矛盾,而且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五是有利于形成节约的社会风气。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有一段时期,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旺、内需不足,提出浪费一点没啥的观点,这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审计浪费,从监督政府自身的行为开始,创建节约型政府,政府率先垂范,可以引导企业行为、公众行为,形成一个全社会厉行节约的氛围。

  未来审计工作从审腐败转向审浪费,审计制度还需要逐步完善。第一,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惩治浪费行为。《审计法》并没有针对造成浪费的惩治措施,我国也没有其他法律法规来惩治浪费行为,浪费现象没有被给予足够重视,有必要制订相关的法律条文来惩治浪费行为,如制订《反浪费法》等。第二,完善审浪费的审计制度。审计浪费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等特点,审计事项所处的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审计的标准具有模糊性,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审计的方法很难做到量化。因而,要审浪费,保证审计效果,必须完善审计制度,同时要加强审计部门软硬件建设。第三,增强审计机关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审计部门只有保持独立性才可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也要增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使审计工作客观、公正。第四,审浪费不应忽视审腐败。从审腐败转向审浪费,并不意味着我国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相反,必须注意当前我国反腐倡廉任务的艰巨,在审计工作关注浪费行为的同时,审计腐败仍然是今后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通过宣传教育,使全社会了解浪费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及惩治浪费的紧迫性;使人大、政府、其他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群众对浪费行为进行监督;使政府工作人员理解审计浪费,以身作则,杜绝浪费现象;使全社会营造一种节约氛围,共同制止浪费行为,建设节约型社会。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