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拥抱“汽车时代”,“公车私用”不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11:22 信息时报

  时报新闻眼 张鹏

  众所周知,正是由于部分公务员或者他们的家属非常善于将公车“私用化”,因此导致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因此导致“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问题”的出现,改革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还是将既有利益转换形式之后公开化?笔者认为,公众当然会更欢迎前者,而某些占了便宜的公务员当然会赞成后者。

  面对“针对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问题,清华教授任建明表示:政府要相应地改革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在今后步入‘汽车时代’后,中国应该让绝大多数公务员买得起私车”(《中国青年报》2月15日)的新闻,公众当然不能群起而攻之,而是有必要逐字逐句地解读,以求达到“兼听则明”的效果。

  笔者认为,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至少应达到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效果,以便有助于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任建明先生表示:政府要相应地改革公务员的工资制度,中国应该让绝大多数公务员买得起私车,相信绝大多数公务员都会为这一鼓舞人心的工资制度的改革愿景欢欣鼓舞。虽然,任教授强调了“在今后步入‘汽车时代’后”这个前提,还是让我等疑窦丛生。

  尊敬的任教授,老百姓对于当前某些公务员滥用公车,浪费纳税人血汗钱的行为极其不满,这不是什么“汽车时代”或者“飞机时代”的事情,而是在“步行时代”或者“自行车时代”就存在的问题,对于任教授的说法,姑且不论对错,至少是没有多大现实意义,也无助于解决目前可恶的“公车私用”问题。同时,这一说法完全可能被某些既得利益集团利用,甚至左右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的方向,助长公务员工资改革过程中的某些不良倾向。

  笔者试问,一座城市或者一个省份怎样才算是步入“汽车时代”呢?北京和甘肃的时间表可能不太一样吧!实际上,对于某些大城市来说,市民已经迎来了他们所认为的“汽车时代”,而且媒体早已经将“汽车时代”说成了一个极其滥俗的词语。看来,是该给这些城市的公务员大幅度提高工资了,因为已经进入“汽车时代”啦!他们需要进入任教授所说的“绝大多数”的行列,所以,车是一定要买的。笔者猜想公众没有这么弱智吧!本来改革就是为了削减政府的办公成本,现在好了,少数公务员可能真的不滥用公车了,但是“绝大多数”公务员居然靠工资就可以购买私车上下班了,这种工资制度改革的建议也太令人恐惧了吧。谁要是同意这种改革建议,谁就会一夜成名。不要嚷嚷什么监督或者自律了,在绝大多数市民都无钱买车的情况下,凭空丢给公务员一个大幅加薪或者增加某种补贴的“借口”(谁敢保证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实在令人发指。

  笔者再问,即使“绝大多数”公务员都在某一个历史性时刻进入“汽车时代”了,家家拥有私车,但是,请注意,此乃“私车”是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没有“私车公用化”的道理。私车偶尔“公用”一两次的可能性当然存在,但是指望因私车的增加而改变目前公务车被滥用的情况,实在是低估了广大公务员的智商,有些痴人说梦的味道。

  针对当前的现实情况,公务用车货币化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做“减法”,即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少某些公务员滥用公务车的机会,而不是做“加法”,让滥用公务车和未滥用公务车的公务员普遍享受到大幅度不合理的收入增加的乐趣,如果是往这个方向改,拜托,不改也罢!

  “青春期顽疾”难以治愈

  “重庆沙南街某中学一女生校门前收下价值近千元玫瑰花,心理专家称,未成年的中学生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过分追求排场容易引起攀比风”(《重庆晨报》2月15日)的新闻吸引笔者的不是“千元玫瑰花”这个焦点词语,而是心理专家那种似乎言之凿凿真理在握劝人向善的态度和立场:有点老土是不是?有点缺乏说服力是不是?不过,心理专家是没错的,他只是就事件发表了符合主流社会和成人们所认同的观点,本也无可挑剔。

  只是,笔者非常怀疑这种劝诫的实际效果,也非常怀疑这位专家是否懂得青少年的心理。“千元玫瑰花”是贵了一点,但是离“荒唐”还差着远呢?也许这不过是一位富裕男生的激情之作,表达一种朦胧、单纯、冲动的情感罢了,本质上和“熟女”“熟男”当年互赠手绢或者笔记本没有多大区别,当然,钱是花得多了一点,可是如今的经济环境、贫富差距、社会氛围也非昔日可比啊!青春嘛!总该有些“荒唐”事件让当事人后来叹息、感慨,也许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有过青春期。

  每个时代的孩子在他们的青春期都会有一些惊骇父辈的举动,有人无聊到会偷吃邻居家的老母鸡,有人无畏到敢和大哥级人物单打独斗凯旋而归,有人无趣到会在网上和人“结婚同居白头偕老”,形式是千变万化的,“荒唐”是与时俱进的……后来者总有新发明新创造,这是人类难以治愈的“青春期顽疾”,很难完全符合斯时斯地主流社会的“正确人生观”。

  青春终将逝去,总有一天,如今的初中生也会成熟到为10元玫瑰感动的年龄,“10元玫瑰感动成都亿万富姐”(《华西都市报》2月15日)的故事可能会在他们身上上演,所以,今天的我们不妨对他们的某些“荒唐”行为秉持宽容的心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