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西安什么样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9:2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
本报讯(记者朱玲)“十一五”我市将会有哪些重大举措,西安会变成什么样?昨日,市发改委主任王学东对提交大会审议的《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解读。 产业:五大主导产业引领西安未来发展 通过政府导向,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五大主导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 以发展电子信息、软件、生物技术、新材料为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新突破,使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带动全市产业技术结构全面升级。 培育壮大航空航天、汽车、光机电、优势机械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石油化工、食品饮料等产业,增强高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国防工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承接国际和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培育大集团,提升竞争力。 以发展现代物流、会展、金融为重点,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优化服务业布局,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业整体竞争水平,实现服务业新突破。 按照“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思路,以建设名景点为重点,整合旅游资源,创建旅游品牌,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全面提升旅游业。 实施“文化名市”方略,整合文化资源,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积极发展多样化市场运营模式,打造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路网:一小时通达各乡镇 西安将成为全国高速网络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加强多通道工程建设,建设地方一级公路网络,形成“一环两横十辐射”格局,基本实现同城市副中心的一级公路连接,小城镇同干线公路的二级连接,实现10分钟由各区县中心驶上高速公路或干线公路,50分钟由市中心区通达各县区中心,60分钟由市中心区基本通达主要乡镇、开发区、产业中心、旅游景点及矿产资源地。 到2010年,公路总里程达到888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45公里、国省干线925公里、农村公路7615公里,路网密度达到89公里/百平方公里。 出行: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坚持公交优先,构建“快速公交为依托,专用道干线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辅助”的城市公交体系。优化线网布局,调整公交线路,加快公交专用道、公交站场和公交港湾建设。开辟西安中心区与副中心及重要乡镇之间、副中心与副中心之间的公交线路,形成辐射的城乡公交网络。在城市主干道上,规划建设快速公交(BRT)和公交专用道。到2010年,新开辟公交线路30条,调整50条,建设20条公交专用道路。新建公交停车场10个、公交调度站20个、公交枢纽站5个,公交线网密度达到2.8公里/平方公里。 以区县为中心,乡(镇)、村为结点,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建设,新建农村客运等级站54个、招呼站604个。到2010年,乡镇客车通达率达到100%,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5%以上。 节约:发展循环经济 中央提出,“十一五”期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源消耗比要降低20%,我省也提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源消耗比要降低20%。我市要在全省实现率先发展,到“十一五”期末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5%。突出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市要坚持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新农村:农民种地不上税孩子上学不缴费 5年后,我市1000个行政村基本达到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总体上使广大农村在基础设施、生产条件、村容村貌以及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彻底解决少数特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迅速提高39万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对生存条件恶劣的4.2万人实施搬迁,完成280个扶贫重点村建设,返贫率控制在3%以内。新建和改造农村道路4580公里将使村民出行,农资农产品运输更方便快捷。电话、电视和广播,以及宽带网络让农民与世界同步。 新建、改扩建小学(含寄宿制学校)350个,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文化站58个,在全市102个乡镇建设健身路径,改扩建83个乡镇卫生院。全市95%以上农民将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再会看不起病,看不了病。孩子们也将不再在危房里上课;困难家庭也不再会为上小学初中的孩子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发愁,义务教育阶段将不再收取学杂费,困难孩子的课本费等也将被免去。“农民种地不交税,孩子上学不缴费”不再是幻想。 和谐社会: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 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就业。 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投入增长机制。使更多的社会成员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完善并实行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老、遗、残一体化的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形成包括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补助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以及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等保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