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质疑荧屏“滴答”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02:29 舜网-济南时报

  战争及反特题材电影中,或秘密通讯,或战场联络,在那个历史时期都离不开无线电报,你经常会看到收发无线电报的镜头。但遗憾的是,这些画面十有八九是与真实情况不符的,或者说操作是外行的。

  众所周知,无线电报是通过电波传送语言信息,英语等拉丁语种,其单字由字母排列组成,每个字母都由电报符号来表示,如A=滴答,B=答滴滴滴,C=答滴答滴,d=答滴滴,

E=滴,等等。这些符号是用人手操作电键来完成的,电键两极接触稍长出“答”音,一触即断开出“滴”的声音。报务员的手腕在电键上飞快地抖动,一般每分钟发报60到70个字,这些飞速变幻的“滴答”符号在瞬间完成,接收方听到不同的“滴答”符号在脑中迅速变成字母,记录在电报纸上,语言就出来了。汉语就不同了。得要先把每个方块字变成不同的四个一组的阿拉伯码或英文(电文用阿拉伯码,城市地名用英文,如:山=1472,东=2639;济南=jinan,北京=baijing等等。阿拉伯码可以用符号表示,如:1=滴答,2=滴滴答,3=滴滴滴答答等等),然后将阿拉伯码所表示的符号通过电键操作拍发出去,接收一方先将电波符号在脑中还原成阿拉伯数码,记录在电报纸上,记完一张纸,尔后再将其翻成一个个方块字,然后才能出来完整的一封电报。这叫“译电”。有专职译电员,专用的电码本。不难看出,汉语比拉丁语多一道程序,很不方便,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而你在电影《翠岗红旗》上看到的,却是首长口述,报务员边听边拍发;最近刚播映的电影《铁道卫士》中,敌特电台一头目在紧急口述“指示”,而报务员小姐则慢斯条理地用手按电键,这根本不是发电报,而是在做“游戏”了。这样处理电报操作,省略了汉语变阿拉伯码,阿拉伯码变符号等操作程序,快捷是快捷了,这却是根本做不到的,也是操作规程所不允许的。即使对译电很熟的报务员勉强发出几个字,差错必然在所难免。

  收发电报要求报务员精神高度集中,稍有疏忽即出差错,电文出一个字的差错后果不堪设想。据记载,解放初在东北某城市,一封军事电报出了差错,被入侵的敌机偷袭了我们的飞机场。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一封商业电报因地名一字之差,莱阳(Laiyang)误为海阳(Haiyang),错了一个字母(即:L= 滴答滴滴,错成了H=滴滴滴滴),结果十万条麻袋发错了地方,误了麦收运粮任务,造成很大损失。那还是报务员依照电文拍发而非边听口述边发。试想,真实事件中如果像电影那样处理电报,后果将难以预料。

  电影中的电报操作外行之处并非仅此一处,再如:一个秘密电台在收报,耳机里传来的明明是速度极快的“快机”(机器操作)符号,这种符号只能用机器接收,而画面上却是一位报务员在用手抄。最近播放的电影《绝境逢生》就出现了这种明显的错位。如此这般的纰漏,在电影中屡见不鲜,最近看了一部名为《古城谍影》的电视连续剧,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这些细节观众无从辨别,正所谓“内行看门道”,笔者曾做过多年报务员,故不难发现其中“奥秘”,好像至今鲜有人指出。或许有人不以为然。笔者以为,电影在处理类似细节时,不宜忽略不计,应该力求真实,在当时,文学创作(包括电影创作),要求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曾有过经典的阐述:“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现实主义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里首要的是细节上的真实。这样的电影画面,因为违背了“细节上的真实”这一创作原则,因而它不是革命报务工作者的真实形象,有意无意中似也有愚弄观众之嫌。□董宝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