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农村建设,“形象工程”要不得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一席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04:4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新农村建设,“形象工程”要不得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一席谈
张晓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人民政府农业经济顾问。主要研究领域:农业经济,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农村组织与制度等。

  “张姓80%来自河南,我的根在河南。我关注着河南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河南的‘三农’问题。作为农业大省,河南搞好新农村建设,将对全国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这是张晓山在郑州举行“全球化与农村发展、新农村建设国际研讨会”上的开场白。作为首位发表演讲的知名农村研究专家,张晓山演讲的题目看上去很宏观——《全球化与中国农村的发展》,但很多内容涉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实际问题。2月16日,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不要搞“形象工程”

  “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是全党工作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以往的经验,什么事提到重中之重,第一非常重要,第二说明非常难解决。”张晓山说。

  他认为,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方位政策设定,它不是单纯的扒扒盖盖房子、修修路的问题,想一朝一夕就“面貌一新”,就违背了中央政策的初衷。“各级有关部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方面要改变过去重经济、轻社会发展,指标层层分解、滥用一票否决制等方面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另一方面必须祛除‘政绩为先’、搞‘形象工程’等官僚顽症。”

  在财力分配上,张晓山认为,新农村建设需要一部分资金投入,但政府不能完全包办,财政资金应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但如何保证财政投入资金管理得好也涉及到制度管理问题。在使用上,要让群众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衡。”

  产业支撑很关键

  “建设新农村,建设目标有20个字,首要的是‘生产发展’,尤其是农业大省,完全放弃农业生产搞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也不现实,应跳出‘三农’抓‘三农’,大力培育农村产业和非农产业。”张晓山说。

  农业是弱质产业,在全球化的今天,靠提高粮食价格实现农民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张晓山建议,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扶持农业,如搞标准化生产,做大做强品牌农业,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张晓山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格局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把相当一部分人口排斥在现代化进程之外的增长模式缺乏深厚的底蕴,难以长期持续下去。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生活得到改善,购买力得到提高,国内消费市场才能启动,经济增长才有坚实的基础。

  呼唤新型农民

  “长期以来,一说我们的产品竞争优势,人们往往说劳动力‘成本低廉’,但你仔细看看,这个低廉背后,很大程度上是挤压了农民工合理的劳动待遇、像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基本的社会保障而形成的。简单劳动的低工资率会使农民工无法享受像样的生活条件,也无法支付在城市的定居成本。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无法真正从农村转移出去。”张晓山说。

  他认为,农业全球化的竞争和非农产业的升级,使得我们当前培养新型农民的任务十分迫切。“各级政府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还要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在非农产业领域就业上才具有更强竞争力。”②7图为张晓山在研讨会上发言。

  本报记者李建峰摄

  □本报记者田宜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