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李业成:汉语真的衰落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10:02 东方网

  前几年,我在媒体上读到“汉语衰落”的言论,我不信。近日,因为韩国的一家媒体“为中国人的汉语功底寒心”,引起了国内对国人“汉语功底”的关注。有人“寒心”,有人说是个“伪命题”。我总感觉,汉语衰落,是没理由的,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西方人习惯逻辑思维),祖先发明象形文学,从汉字到汉语都离不开形象。形象表达,有着非常生动活泼的表现力,这样的表达工具,怎么会衰落呢?我曾读过一本叫《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书,是三个日本人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剖析。其中有个叫渡边秀方的,有

这样的评价:“他们的文章天下一品,一读这些奔放畅达的天才文章,便不能掩卷……”在一个外族人的眼里,原来我们的文章具有这么大的征服力。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

  即使白话文以来,汉语的表达能力也没有逊色。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没有变。用白话文写作的鲁迅,汉语的表现能力显得更泼辣,更淋漓尽致,更独具风格。五四时期的许许多多的文章大家,他们运用白话文写作,都产生了一流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充分显示了汉语的表现能力。朱自清那样的散文,很能说明现代汉语的魅力和优秀。即使汉语真的衰落了,也不在汉语本身,而在人,在于现代的中国人。

  汉语衰落的原因,首先在于国人语文水平普遍的下降。我们且不说大学校长和国家级电视台播音员念白字,全社会汉语水平整体下降,这是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汉语怎么能不显得衰落?现代人,迫于工作、生活、就业和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人的生存方式不问过程只看结果。比如人的交流,本来需要富有感情的婉啭的表达方式,这样才会显示一种语言的韵味。汉语形象的表达方式,本来是最有韵味的。可是,如果只看结果,那就变成直白的表达,没有一点韵味了,汉语言的优势功能就失掉了。口头语言的表达能显示一个人的幽默风趣,这在于一个人的品位学识、智慧的天成和知识的修养。而现代人越来越缺少这样的文化品位。不讲过程,只看结果,语言的使用变成与公文式文字符号打交道,汉语的色彩韵味自然丧失。

  现代中国人普遍没有读书的习惯。像古人(如苏东坡),不论当官还是为民,他们的品位不降低,始终不断修养自己。汉语的衰落,首先从现代人的文化品位上衰落的。现代中国人不读书,不能从文化角度修养自己,得不到智慧幽默的语言来丰富自己,日常交流中使用的语言模式化,这样的语言交流只能越来越枯萎越来越乏味。连电视这种艺术形式,人物对话也是全篇大道理,一点韵味都没有。“语言乏味,面目可憎”,这是我们对不学无术的人的贬语。文学是智慧语言,文学的衰落不只是与现代经济社会有关,与国人对读书的冷漠也有直接关系。即使现在的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失去语言特色。不注重表达方式,只追求结果,失去语言魅力。外国人对我们的文字“不能掩卷”,这是多么值得自豪的民族语言!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民族心态,不只是失掉自己语言的魅力,还会失去更多。


作者:李业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