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认识应该超前 实践不能滞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10:21 河北日报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忠志

  嘉宾:

  薛维君 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研究员

  颜廷标 省社科院财贸所所长、研究员

  记者:早在1995年,中央就提出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然而,10余年来,我们的经济结构却久调不动,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这个话题我们不得不一再关注,一再提起。这里面,是认识层面障碍多,还是实践层面的障碍多?

  薛维君:应当说,对于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和意图又是什么,我们都已十分清楚。现在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机制和手段去实现这些目标和意图。在我们所接触到的省政府和设区市政府的各类文件中,可以发现一个特别值得深思的现象:理论先于实践,观念先于行动。在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问题上,认识是超前的,理论是系统的,但实践却是滞后的。重要的不在于要不要干,而是怎样去干,这应当是我们讨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重点。

  记者:如同治病先要找到病因一样,现在既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实践滞后,我们是不是应分析一下,在实践层面,究竟是哪些东西在阻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颜廷标:原因不一而足。比如,就业压力大、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等等。但我想着重强调一点,就是政府行为对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运行具有很强的自发性,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而不是直接投资。只要宏观上调控得当,自然能够实现集约型增长。在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政府是经济增长最大的驱动者,它虽然也讲效益和效率,但考核体系更注重GDP,在现实中表现出很强的扩张冲动。我们正处在转型期,政府行为方式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不可忽视。

  薛维君:在与实际工作者的接触中,不难发现阻碍经济方式转变的两个障碍:“转变和调整不能影响增长速度和财政收入”、“转变和调整以等量替代产业为前提”。

  关于第一个障碍,关键是情况好的时候是不是及时调整和转变。我们往往是在情况不好的时候、在遇到发展障碍的时候,才想到产业结构不合理,才想到增长方式不科学,但那时候我们往往又力不从心,可等情况一好就忘了老病,不去治疗。

  关于第二个障碍,产业替代不一定是等量或超量的,对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和技术,可以重点培育,忍痛放弃落后的,也许会影响一时,但得益于长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现行的干部考核标准和政绩理念。其中最需要直面回答的问题,一个是“经济增长是不是绝对和惟一的发展目标”,一个是“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暂时放慢增长速度是不是政绩”。

  记者:具体到我省而言,目前经济增长遭遇了“双瓶颈”:一是“投入瓶颈”,二是“产出瓶颈”。你们认为应如何根据我省省情确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呢?

  薛维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遵循这样的逻辑:转变中增长,增长中转变。目前我省年人均生产总值接近2000美元,处在既要快速增长又要及时转变增长方式的发展阶段,这是国际经验,也是省情需要。在目前的认识水平上,我省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路可以概括为五句话: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体制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保障。

  颜廷标:我想着重强调一下两个创新:一是体制创新,二是科技创新。从我省来看,体制创新无非是从微观与宏观两方面来进行。从微观上讲,着重是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从宏观上讲,主要是改革政绩考核体制和机制,改变目前政府官员以追求当地经济规模扩张为重点的业绩考核标准。如果说体制环境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的话,科技创新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