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送别舞蹈艺术家戴爱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10:33 南方日报

  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先驱者和奠基人、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戴爱莲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9日17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昨日上午,几百位文艺界人士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送别舞蹈艺术家戴爱莲。

  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虽然生长在异国,但在戴爱莲胸中跳动的始终是一颗中国心。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际,戴爱莲毅然奔赴祖国。早在英国留学期间,年轻的戴爱莲就信仰共产主义,加入了英国共产党。2005年12月26日,在病榻之上,她加入了一直向往和热爱的中国共产党。

  长期担任戴爱莲助手的吴静姝说。戴爱莲还立下了遗嘱,大意是:我是国家的人,是芭蕾舞团的人,我没有多少财产,只有一处私人房产,还有银行里的一点钱,这些要给国家,给芭蕾舞团。

  汉语不是戴爱莲的母语,甚至直到晚年,她也不能用中文表达很复杂的意思。但是,“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戴爱莲用她的一生实践了这两句看似简单的中国话。

  新舞蹈艺术的拓荒者

  戴爱莲对民族舞蹈的执着与热爱,令她的许多学生回忆起来都感佩不已。

  自上世纪40年代年回国后,戴爱莲一直在倾全力寻觅中国的舞蹈之根。她曾六下云南,和白族姐妹共度火把节,记录她们色彩缤纷的舞姿;直到1993年,77岁的她还到云南向当地少数民族人民学习民间集体舞蹈,并将这些舞蹈从北京推广到香港、台湾地区,直至英、美等国,向全世界传播弘扬中国民间艺术。这位不倦的舞者常对外国的朋友说:“我为我们的民间舞蹈而自豪!”

  从1949年起,戴爱莲开始担任几个歌舞团的领导工作,主持、创作(合作)了中国第一部舞剧《和平鸽》,并担任主演;她编创的《荷花舞》和《飞天》曾在国际上获奖,后被国家确认为“二十世纪经典”——中国舞蹈因她而骄傲!

  恩师情慈母心

  在中国舞蹈界,有一连串名字,是因她的教导呵护而闪亮——进行大量创作的同时,戴爱莲为中国的舞蹈事业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彭松、王克芬、王才军、冯英、汪齐凤……

  现任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的冯英回忆起和戴先生相处的时光,曾几度哽咽:“她不仅是恩师,更是慈母,总是鼓励我们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进取,她的教导我会一直记在心中。”

  她带领学生走向国际舞台,向世界彰显中国舞蹈演员的魅力。1984年,戴爱莲带着王才军和汪齐凤参加了第一届巴黎国际芭蕾舞比赛。王才军回忆说,在戴先生的指导下,两人的表演糅合了前苏联芭蕾舞的奔放和西方芭蕾舞的细腻,给法国观众很强的震撼,改变了他们对中国芭蕾舞旧有的看法,盛赞这次演出为“中国的崛起”。

  舞者离去,而她留下的艺术财富与我们的思念无尽……

  文图据新华社

  生平简介

  艺术家、教育家——戴爱莲

  中国女舞蹈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祖籍广东省新会县,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5岁开始学习舞蹈,10岁进入当地舞蹈学校学习芭蕾。14岁赴伦敦学习舞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戴爱莲在伦敦多次参加中国运动委员会为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筹集抗日资金举办的义演,自编自演了《警醒》、《前进》等舞蹈,歌颂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回到祖国。1940年春,宋庆龄在香港会见了她。珍珠港事件后,她取道澳门到桂林。随即参加支援抗战募捐的演出活动,创作了多个以抗日救国为题材的舞蹈,对宣传抗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1942年秋,戴爱莲到重庆,先在国立歌剧学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任教,后应教育家陶行知之聘,创办了育才学校舞蹈组。戴爱莲是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开创人之一,为新舞蹈事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爱莲先后担任了华北大学三部舞蹈队队长、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团长、中央歌舞团团长和北京舞蹈学校校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央芭蕾舞团艺术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理事会副主席等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