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位老红军的教育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9日07:09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 在遵义市采访,红花岗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刘桔荣向记者介绍了一件感人的事情:生活俭朴的老红军李光,从1994年以来,每年都要从自己的工资积蓄里拿出1万多元,资助郊区巷口、海龙、新蒲、深溪等乡镇的贫困家庭孩子读书。整整12年中,老人已捐款14.7万元。

  1月8日上午,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记者穿过老城步行街,在一条叫杨柳街的小

巷找到了李光的住所。今年86岁的李老得知我们是采访红军长征的记者时,感慨地说:“现在的中青年人体会不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你们沿着红军长征足迹的采访活动,对教育年轻一代意义重大。”

  谈起红军,这位自幼没见过父亲,5岁就被母亲遗弃的孤儿显得格外兴奋。他说,1935年1月,中央红军强渡乌江进入遵义,当时才15岁的他正给地主帮工,见红军纪律严明,提倡“打土豪、分田地、救干人(贫人)”,于是就参加了红军。

  李老清楚地记得,他被分配到红一方面军第5军团的37团。中午刚参军,下午就随部队与敌人打了一仗。

  从此,他跟着红军四渡赤水,参加了娄山关战斗,爬雪山,过草地,在红军队伍中成长。

  1937年,他调到总部勤务班,给朱德、彭德怀当勤务员。后来,彭德怀见他年纪小,又不识字,就安排他进延安抗大学习文化。

  以后,他随部队转战南北。1950年,他所在部队到四川成都新都县剿匪,一天傍晚,土匪来偷袭,李光带头勇敢地冲上去,准备缴土匪的机枪,抓住机枪口的右手被土匪开枪打断3根手指。

  1980年底,李光本来可以安度晚年,可他从不摆资格,吃老本。当他看到一些山区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还有部分城镇待业青年就业困难时,他就把家里的电视机卖了,加上积蓄,筹资1万多元,组建了一个马戏团。随后他自己掏钱到河南开封学习,又买来羊、熊、狗、猴、马等动物,带着10多名待业青年到四川、陕西、甘肃、湖北、广西、湖南等地表演。演出的收入除维持马戏团的基本开支外,余下的他都捐给了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儿童。

  李光的大女儿告诉记者,父亲在2003年前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现在加薪后也不到3000元。为了帮助山区里的贫困孩子读书,他平时舍不得买好吃的东西,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子女们为他买的。前些年,身体稍微硬朗点,他就喜欢到郊区的学校转一转。有一年冬天,他看到巷口镇一些学校的孩子上课时穿的衣服很单薄,回来后,他就为212名贫困学生买了御寒冬衣。

  据红花岗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刘桔荣介绍,李老还很重视革命传统教育。近年来,他讲授革命传统达1000多场次,数以万计的干部职工和中小学生都听过这位老人讲述的革命传统。

  李老告诉记者,特别令他感动的是,他捐助的贫困学生学习都很努力,到目前已有100多名学生考上了大学。这些学生进校后,都给他寄来感激的书信,有的学生在假期还专程上门看望他。

  在采访结束时,李老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支持教育事业就不停息。作者:陈富强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