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独占一方,健身市民紫金山里争相开“梯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9日09:27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记者于志兵

  【金陵晚报报道】 健身市民在紫金山开辟自己独立的地块,紫金山南山坡的一处数百平方米的地方,被挖成了让人吃惊的“梯田”!除此之外,一些相对宽阔的平地被开辟成了“秃地”:数十平方米的地方,寸草不生……

  龙脖子路口现秃地

  昨天上午,记者随反映情况的市民登山。琵琶洲路口是一条出名的登山道,周末时,有上千的市民从此上山。在龙脖子路与琵琶洲的交叉路口,记者隐约看到,对面的树林里有一块与其它地方的灌木颜色不同的区域,是一大块的“白灰色”的地方。

  走近后发现,那里是一块相对平缓、开阔的地方,核心区域是几棵树,树下,是一片裸露的泥土地,一根草也没有。

  这些裸露的土地都大致成圆形,以一棵棵树的树干、树根为“圆心”,树干大多光滑无比,据称是被长期用作晨炼工具的结果。圆形的裸露土地的面积,和树的大小成正比:树大的,圆形的裸露面积也大。这些“圆”之外,灌木与其他地方一样,生长得非常茂盛,生机盎然。

  山上“梯田”规模庞大

  离开这里,记者循着一些不规则的登山道前行。在紫金山索道的9号索道下,记者发现了一块面积极其大的“梯田”。

  这处“梯田”倚山坡而成,每一个大约四五平方米大小。从上而下,大约有四五级,外面用石头做成区别的标志。从下面看上去,非常壮观。

  走上一块“梯田”,记者发现,这是人工挖成的,制作者用工具将山坡的泥土和灌木挖掉,然后将地整平、夯实,边上一般都留下一个小树,不清理掉。据介绍,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挂衣服以及鸟笼子的。与别处茂密的灌木比起来,这里显得很空。

  有些“梯田”还建造得非常别致,场地周围,用小石头、网状物、沙包垫起来,以防雨水大的季节塌方。在这些“梯田”的后面,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扫地的工具,那是用来清扫“梯田”的。场地平整好后,一些人还在旁边树上钉几根钉子挂衣服,留下几截树桩当凳子用。原本生长在这里的灌木早已消失。

  登山的人们担心,这里的山坡坡度都在45度以上,这样一来,山上的雨水就会改道,很容易使紫金山的水土流失加剧。

  无序健身引来“圈地”

  除了这两处,记者还在索道8号路等地方看了一下,从琵琶洲到这些地方的不规则的小路上,都很容易看到这些“秃地”、“梯田”,规模大小不一。

  这样的情况,这么大的规模,绝非一日之寒。一位登山的市民刘老先生告诉记者:都是登山、健身惹的祸。

  八九年前,他们开始登山的时候,这样的情况还很少,登山的道路也不多,但现在,每天早晨固定在这里爬山、健身的人数达到几千人,山里很是嘈杂。一些资格比较老的登山者就考虑让自己有一个固定的健身场所,这些场所既要离自己的住地不远,又要幽深静谧。

  为了开辟自己的“园地”,两三年前,有人开始“修理”山地:锻炼时,带上一把铁锹,整平山地。这些地方修建完后,一般就算是自己的了,除非自己不在或者不用的时候,别人才可以进去使用。一些人看到了这样的好处,就开始跟风,因为他们大多在清晨时分完成,管理部门发现时,工作早已完成。再有就是很多人认为,自己是老年人,管理部门也会让一点。更多的是,管理部门却很难查到,即便是很辛苦地查到了,就一口咬定,不是自己的地方。

  为了表示“孝心”,一些老人的子女专门抽时间,来为自己的父母加工、圈占锻炼场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登山的人们担心,小害不除,终成大害,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恢复这一带的植被,消除“梯田”和“秃地”。

  (编辑涵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