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汕头的潮剧剪纸笛套音乐英歌“申非”背后“热点”释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9日13:00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汕头的潮剧、剪纸、笛套音乐、英歌4个项目近日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引起了市民的普遍关注———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确立501个推荐项目,其中我市有4个项目入选(见本报2月13日第一版)。国家文化部于2005年12月31日起,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01项推荐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30天。文化部还于2月

1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据了解,经确定的501个推荐项目是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1315个项目中筛选出来,分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共10大类。据悉,在本次全省入选的39个项目中,汕头市占据了4项:分别是汕头潮剧、汕头剪纸、汕头笛套音乐、汕头英歌。这4个项目都是传统艺术、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门类。

  我市参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四个项目列入文化部第一批公示名录,引起了市民群众、特别是文化艺术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有关“申非”的一些“疑问”尤其引起人们的关注,记者就此走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释疑解惑———

  我市“申非”除已公示的四项外还上报了蜈蚣舞和灯谜

  据了解,“申非”工作始于去年。国家于2004年发文着手启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当时国家已经意识到经济全球化及现代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到2005年,国家在国家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基础上,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进行接轨。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社文科科长廖丽辉告诉记者,从2004年国家发文进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后,国家、省、市都有保护试点单位,当时将剪纸、笛套音乐作为市的试点保护上报,接着,2005年国家专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省里也相应成立机构。去年7月,我省在潮州市首次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提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会议还布置了申报保护名录工作,要求8月底即时上报。我市的申报工作在会后即着手进行,基于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化,项目申报涉及历史渊源、传人等方面,不仅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录像光盘,还需要实物。对于此项工作,我市及各级部门都相当重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集中了大量的精力来完成这件大事。省还专门派出专家多次前来指导和调研,现场观看艺人表演。

  我市此次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共上报6个项目:剪纸、笛套音乐、英歌、潮剧、蜈蚣舞、灯谜。这6个项目经省专家组筛选上报国家文化部,最后于去年底由文化部进行公示。据悉,在公示的第一批名录上,我市上报的蜈蚣舞、灯谜还未公示,以后还将会公示。“同名不同质”与“同质不同名”的疑问

  申请非物质遗产有一个令人感到疑难的是名称方面的问题。据了解,此次“申非”中,我省共有39项,有不少地方申报的项目名称大致相同,如广州粤剧与佛山粤剧,汕头英歌与揭阳英歌,汕头潮剧与潮州潮剧等等。有人认为,由于潮汕三市历史文化渊源上的原因,项目与名称的类似在以后也会出现,是否会给以后一些工作带来不便呢?

  汕头英歌指的是潮阳英歌,揭阳英歌指的是普宁英歌,实际上都属古代的“潮阳英歌”。汕头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隗芾教授认为,问题的提出实质是指“同名不同质”与“同质不同名”的区别,最终目的是落在保护之上,最终的问题上升到世界级的申报就不允许两个类同的项目,如中国的端午节、韩国的端午节,我国内蒙古有马头琴,蒙古国也有马头琴,世界上是以申报国为对象,但目前刚刚出现类似问题,如何解决还没有确定,这方面就需要协调。当最后落实经费和保护责任上,就存在同质不同名的争论,同名不同质好办,如“潮州木偶”下面有好几种木偶,在经费上可以自己调整分配。在名称上,除了“汕头潮剧”、“汕头英歌”,以后还会出现“汕头音乐”或是“汕头潮州音乐”、“潮汕音乐”,“汕头大锣鼓”或是“潮州大锣鼓”、“潮汕大锣鼓”等等界定称法的问题,隗芾教授认为,或许以后可用“潮汕”进行规范。“其实上面能给多少经费倒是未必,主要是唤起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保护的项目越来越多,真正申报联合国的少之又少。”

  隗芾教授认为,保护项目与之配套的还有“代表作”,同时启动的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人,这尤其重要。辽宁有一个能讲3000多个故事的老人被公认为“故事大王”,这便是代表人,汕头推荐的项目中不一定要配套代表人,但谁有代表人物,谁最容易出头。佛山粤剧主要因为有红线女。所以作为一个地方,要注重代表人物的发掘与保护。“申非”上报结束并不意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告一段落“申非”上报工作至今已告一段落了,这并不意味着保护工作告一段落,我市文化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不能停的。如潮剧方面,我市的工作力度一直相当到位。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非常重要,目前申报的项目仅仅只是一小部分,还远远不够,还有不少值得弘扬和发掘的项目和内容,甚至还存在一些濒危的文化遗产。“申非”只是开了一个头,下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开展全方位的调查,形成和建立各级网络,把所应该保护的都列入保护名单,将濒临失传的先着手进行抢救,全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保护。

  廖丽辉说,此次“申非”是以“市”为单位申报的,项目名称冠以“汕头”并非特定名称,申报类型相同,申报单位可不同,并不矛盾,申请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多个单位也可联合申报。她说,此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项列入国家文化部首批公示名录是汕头的大事和喜事,对广大艺人、艺术家来说也是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好事,同时对于提高人们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普遍关心与重视将起到很大作用。“申非”的思考:转变观念,对有争议的民俗可以先保护起来

  专学学者认为,一处文化遗迹一旦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就有法可依,不能随便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一样,一旦列入保护名单就不能想抑制就抑制。这一次汕头有4个项目列入国家保护名录是汕头的光荣,但更应该认清这也是一种责任。现在我市在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工作上做得不错,应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仍需要保护的内容提炼出来,或加以识别,对有争论的可以先保护起来,不要一下子将其扼杀,特别是一些民俗文化内容,不一定有益但只要是无害的就应先保护起来再说。如民间所谓的“游神赛会”、澄海的赛大猪、拖神等等。说不一定有不少东西原先认为是“草”,将来却是“宝”。

  要从长远的目光看待民俗民间文化,民俗是社会的润滑剂,社会是一部机器,由不同的人和层面构成,就像汽车,一运转起来就需要用润滑剂创造“和谐”,从某种角度讲,民间与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构建和谐社会也要充分利用和弘扬其中的积极因素。本报记者邵建生摄影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