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转变扶贫方式加快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9日23:41 大江网-江西日报

  消除农村贫困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今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扶贫工作也要创新。在扶贫实践中,只有更新扶贫观念,转度扶贫方式,提高扶贫质量,才能收到实效。笔者认为,当前农村扶贫方式应作以下六个方面的转变:

  由政府主导型扶贫向社会主导型扶贫转变。政府主导型扶贫历来是我国农村扶贫开

发最主要的方式,其特点是政府扶贫为主,社会扶贫为辅。当前,农村扶贫开发应由政府力量为主逐渐演变为社会力量为主,即由政府扶贫为主、社会扶贫为辅,过渡到社会扶贫为主、政府扶贫为辅,由政府主导型扶贫向社会主导型扶贫转变。这种扶贫方式的转变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政府每年用于扶贫的资金数量有限;农村每年急需扶贫的困难户数量很多;不少贫困村都有一定数量在外工作并已富裕起来的村民,动员富裕起来的亲朋好友及社会力量主动帮助农村困难户,这个力量是巨大的。因此,农村扶贫开发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其广阔的前景来自于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政府除了提供力所能及的财力支持外,应把更主要的精力投放在农村扶贫的规划、组织、宣传及落实上,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农村的扶贫事业。

  由基础设施型扶贫向改变观念型扶贫转变。农村扶贫的前期应以改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为主,但当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后,就应把主要的精力和财力投放在农村居民观念的改变上。例如,通过强化宣传教育、组织农村的新科技推广和实用技术的培训等,帮助农村居民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改变过去“扶贫开发是政府的事”、“政府给多少钱我就办多少事”的错误观念,把千家万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由无条件约束型扶贫向有条件约束型扶贫转变。无条件约束型扶贫,也称无偿扶贫;有条件约束型扶贫,即有偿扶贫。这里的“有偿”,并非是指用钱物回报,而是指困难户在接受帮助后能脱贫,并且逐步富裕起来,不让提供帮助方的努力落空。政府扶贫多属于无偿扶贫,但社会扶贫应采取有偿扶贫方式。这样做的理由是:提供帮助方有成就感、满足感,这样更易筹集到更多的社会扶贫资金,尤其是以个人名义提供的扶贫资金;另一方面,对接受帮助方而言,有偿扶贫更能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而促使他们用好这笔扶贫资金,尽快脱贫。

  由解决温饱型扶贫向巩固温饱型扶贫转变。解决贫困地区人们的温饱问题是我国当前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农村扶贫首先是解决温饱,其次是巩固温饱,最后是脱贫致富。据《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返贫: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提供的资料显示,福建省东部一些地区的返贫现象相当严重。有个山区县的行政村有108户共520多人,在上世纪90年代,依靠种植食用菌发家致富,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可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返贫户数及人数不断增加,2004年人均纯收入仅1850元。所以,农村扶贫不仅要解决温饱,更重要的是巩固温饱,坚持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同时推进,直到最后脱贫致富。

  由救济型扶贫向开发型扶贫转变。救济型扶贫是农村扶贫工作中救急不救穷的暂时之举,农民暂时有钱用、有饭吃、有衣穿,用完这些钱,吃完这些粮,穿破这些衣,又该如何是好呢?不仅如此,救济型扶贫还极易造成农村困难户的“等、靠、要”思想,因此,救济型扶贫是治标不治本的扶贫方式,除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实行社会救济,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外,其余具有劳动能力和开发潜力的贫困人口都不宜采用救济型扶贫方式。农村扶贫方式应由救济型扶贫向开发型扶贫转变。开发型扶贫强调的是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即不断提高他们的“造血”功能,从根上摆脱贫困,而不像救济型扶贫只是单纯地“输血”,一旦“输血”停止,贫困依旧。因而,它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只要开发项目选择对路,开发型扶贫应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由就地型扶贫向搬迁型扶贫转变。对贫困地区及人口的扶贫,有两条思路:一是就地扶贫,即改变当地落后的生存环境及条件;二是搬迁扶贫,即把落后地区的人口整体搬迁到适合生存和发展的地区居住。前者,称之为就地型扶贫,简称就地扶贫;后者,称之为搬迁型扶贫,简称移民扶贫。就地扶贫是实践中采用得最多的一种扶贫方式,也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扶贫方式,但是,当就地扶贫方式实施起来相当困难或实施的成本太过高昂时,可以考虑采用移民扶贫方式。(邱宜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