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小学“朝九晚五”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01:38 华夏时报 |
日前,四川省教育厅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素质教育八条规定。规定鼓励中小学实行“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此举既能有效解决学生早出晚归、睡眠不足的问题,又能避开交通危险时段。 有应试教育, 就没有“朝九晚五” 中小学实行“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为的就是把快乐和时间还给青少年。可是,只要有应试教育,中小学生也就绝不可能有真正的“朝九晚五”,学生们就只能继续做分数的囚徒。也许在“硬性”规定下,这些孩子真的可能早九点进课堂,晚五点离学校。不过我深信,在早九点之前,在晚五点之后,这些孩子绝对不会再自由地玩耍,他们恐怕还是在面对厚如砖头的书本资料,恐怕还是要奔走于各类辅导班中。 更何况,“应试教育”的评估体系,考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学校那些教学一线的教师。在学校各项评估都还与升学率挂钩的今天,在教师的福利待遇、职称评定都与教学成果(即分数)相联系的今天,“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就是学校和教师们的“法宝”。 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充满欢乐与幸福,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真正健康成长?可是,面对应试教育的残酷现实,谁又不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所以,应试教育不除,学校有压力,教师有压力,孩子有压力。这样一来,有形的“早九晚五”又能有什么意义?只恐怕是让孩子既学不好,又玩不好。(单士兵) “朝九晚五”模式 背后的逻辑依赖 “把快乐和时间还给青少年”,相信四川教育部门的“朝九晚五”会使许多人眼前一亮。然则,静心思索,却不免疑虑丛生。 其实,试图开创素质教育新天地的并非四川一家,前几年,南京就曾努力尝试过这一改革,但终因高考倒数的名次而让南京教育界和家长“痛心不已”。最终,在无力转变高考指挥棒的无奈下,南京教育界只得屈服于现实的教育评价体系:唯分考试又被重新加以应用。因此而折射出的“教育逻辑依赖”也让人忧心忡忡:某些地方教育部门由于长期受到社会上各种逻辑思维惯性的影响,已经有意无意地产生了对逻辑思维的依赖性,简单地认为只要按照教改条文和相关规定就一定能达到既得的结果,殊不知,没有社会、人文在综合素质和整改意识上的全力配套,这种逻辑依赖只能是一种束缚。 四川教育界的尝试是对应试教育理念的可贵反抗。但是,大胆改进陈腐落后的应试教育带来的桎梏,更要依据现实,依情而动,视情而改。要从源头上寻找可行性的配套改进措施,而千万不要陷入“文字逻辑”的旋涡中。(张红蕊) |